-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场系统及其在抗震减灾中的支撑作用
韩黎明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研究员)
摘要:航空运输因其快捷的运输功能而在抗震救灾中起着重要作用,机场作为架设“空中生命线”的桥头堡,是实现快速应急物流、保证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有效救援的关键环节,对抗震减灾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机场系统的主要功能设施及其在抗震减灾中的作用、机场设施抗震减灾技术发展状况,讨论了目前我国机场系统在应对抗震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构建、完善机场抗震减灾体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机场抗震减灾研究的主要方向。
前言
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表明,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之一,每年全世界的大陆地震有三分之一发生在中国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次地震活动期,第个活动期大体是1966-1976年。根据多数专家的研究判定,年代到世纪初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五个高潮期,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在我国西部2008年3月新疆于田发生过7.3级地震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突发性成纵性续发性是许多国家救援普遍采用的手段。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地面标志、助航灯光设施及排水系统。是地面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结合部,是机场对旅客服务的中心地区。雨水排放系统排污及污水污物处理系统供热及制冷设施燃气供应设施通信设施
图2 机场系统保障要素图
1.3 机场系统的地震易损性
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建筑和桥梁、道路、通信设施等建(构)筑物的损毁,而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建(构)筑物的易损性⑷(seismic fragility),是其在地震条件下受到破坏、损毁的可能性,是土木工程结构地震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环境条件下,机场各功能系统的地震易损性是不一样的。机场系统的地震易损性与设施的特点、运行环境密切相关,其机场跑道、旅客航站楼、航管系统、供油系统等具有较强的地震易损性,对机场安全和运行保障能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
机场跑道是飞机在地面高速运动的区域,对道面结构的完整性、平整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对在地震环境条件下的场道地基震陷性、砂土液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是沿海软土地基、山区高填方机场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机场旅客航站楼是旅客集聚的主要区域,具有面积大、空间大、跨度大、造型复杂、内装设备系统昂贵、服务要求高等特点,如何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科学地解决技术难题直接影响到航站楼工程的抗震安全、建设投资和工期。
机场系统在抗震减灾中的支撑作用⑸⑹⑺⑻
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4.14”大地震,是我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两次影响深远的地震灾害,也是对国家以及各个行业抗震救灾能力的巨大考验。两次地震发生后,民航在最短的时间里投入到了抗震救灾中,航空运输在抗震救灾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机场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是跨越空间的“生命线”。
2.1 机场是救援物资以及救护人员等快速运抵灾区运输保障的生命线
地震发生时,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大宗救援物资以及大量救护人员的运送任务,航空运输作为目前最快的交通工具跑在了汽车、火车的前面,能够以载重量大、航程远、速度快的固定翼大型运输机来提供紧急运输服务保障,机场作为“空中生命线”的桥头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黄金72小时”内的救援行动。
在1976年的大地震,城市建筑物顷刻间对空指挥系统全部瘫痪,机场的通讯、雷达、导航、气象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指挥人员凭借最简单通讯工具,用耳听、眼看、头脑分析的办法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的飞行指挥奇迹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立刻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工作。在近20天的时间里,民航四川地区的机场共保障航班8235架次,救灾飞行2808架次,运送部队、武警、公安消防及抢险、医疗等人员51000多人次,运送救灾物资35100 吨,运送出港旅客45.2 万人次。重庆地区共保障救灾航班268 架次,运送救灾物资523.7 吨。处于地震范围内的九寨-黄龙机场在地震后一周内,共紧急疏运滞留旅客近15000人次,航班起降220余架次,转运受困重灾区轻重伤员220余人次,转运重灾区受困人员2000余人,运送救灾物资85吨。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民航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首先对通航仅8个月的玉树机场的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除有线通信和外部供电中断外,机场其他设备、设施未明显受损,机场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自身应急供电基本正常,机场可以继续提供使用。玉树机场的基本完好,为玉树抗震救灾系统的高速运作奠定了基础,使救灾人员和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空分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黔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结构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pdf VIP
- 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通用类).docx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docx VIP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考试题.docx VIP
- 地面、墙面、吊顶施工方案汇总.doc VIP
- 新解读《GB_T 23169-2019发制品 教习头》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