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流感染 与血培养技术新进展提 纲一 微生物与人体感染二 血流感染与诊断金标准三 全自动血培养技术与临床的联系一 微生物与人体感染 微生物与人体宿主的关系人类共生微生物(正常菌群):宿主生命早期建立并持续终生,相互受益。病原菌: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寄居位置改变、免疫低下、平衡失调等 共生微生物与病原菌都是人体广义的“感染微生物”,感染结果由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果来决定。 感染结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人体特异性防御机制的强弱感染微生物毒力因子的强弱三种结局全部清除:痊愈慢性感染:病态体征或不表现病态严重感染:大范围疾病体征 事实上,只有很少的微生物能使人体致病! 了解一下微生物毒力因子● 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是微生物对数生长期分泌的热稳定蛋白质,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上毒性脂质部分,引起发热、发疹、恶心呕吐、多器官损害与衰竭等全身症状;● 粘附: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动力:如细菌的鞭毛;● 血清抗性:抗补体对脂多层的溶解,常引起全身性感染;● 荚膜:抗吞噬,如新型隐球菌;● 细胞内生存:抗吞噬,如鼠弓形体;● 酶:能水解宿主细胞组织;● 摄取铁的机制:产生溶血素,如流感嗜血杆菌;● 抗原变异:引起宿主免疫交叉反应,自身免疫反应; ……了解一下人体防御机制● 初级防御: 完善的屏障体系(皮肤、粘膜、纤毛、粘液等)、皮肤脂肪酸积聚、PH高或低、氧张力、正常菌群营养和细胞膜结合位竞争、酶及酸等;● 次级防御: 补体、溶菌酶、血液与淋巴液中噬菌素、吞噬细胞、抗体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 微生物感染中,血流感染常造成严重的后果,死亡率达到32%-54%,及早明确诊断,便于合理用药和分析提示预后… 微生物与人体感染二 血流感染与诊断金标准血流感染泛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病程 中常有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皮疹和神志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引 起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血败血症(septicemia) 菌血症(bacteremia) 脓毒血症(fyemia) 真菌血症(fungemia)全球:1800万病例美国:确诊病例130万欧洲和日本:确诊病例190万每年治疗费用:167亿美金-美国67亿美金-欧洲导致死亡病种排名第十位每年导致大约40万人死亡败血症在10年间增加了139%非心内ICU病区最常见的死亡病因在130万病例中,有78万例发生在ICU病区Crit Care Med 2001; 29: 1303-10杀手血流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感染病原体统计数据儿童感染血流感染易感因素机械通气留置导管免疫抑制药物急性肾功能不全延长ICU时间老年 70岁休克重大创伤昏迷既往抗生素史血流感染易感因素病原体因素:超级细菌、耐药菌株病人因素:基人础疾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伤口污染、内毒素和菌群移位等医源性因素: * 机体的天然屏医疗手段破坏障 * 镇静 * 各种侵入性镇痛药物对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 抑酸剂 * 抗生素滥用操作境因环素:ICU长期滞留血流感染常见病原体院内获得性感染:入院48小时后,多由致病力强、耐药的微生物引起 致病微生物:细菌(90%)、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ICU常见致病微生物:阳性球菌感染增加、真菌感染增多 铜绿假单胞 不动杆菌 金葡菌 真菌不同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 尿路:大肠杆菌、肠球菌 伤口: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呼吸系统;G-多见,近年球菌增多 腹腔感染:多混有厌氧菌长期应用抗生素:真菌感染,念珠菌(白念)多见,近来曲霉菌等其它真菌感染增加血流感染常见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血流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广谱耐药菌株(VRE、MRSA/MRSE 、VISA/VRSA )真菌血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没有变化厌氧菌/混合感染呈下降趋势分枝杆菌血症呈上升趋势儿科感染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升高医院获得性感染升高ICU获得性感染欧洲ICU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10038例ICU患者有4501例发生感染(44.8%)肺炎 47%下呼吸道感染 18%其他 5%泌尿道感染 18%血流感染 12%Spencer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 1997, 3: S21.内科ICU常见感染的部位下呼吸道6%胃肠道5%肺炎30%心血管5%眼耳鼻喉3%皮肤软组织3%血流16%尿路30%Richards M, et al. Epidemiology, prevalence, and sites of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