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测(全套课件112P).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分析 第一章 绪论 一、食品分析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1. 食品分析的性质: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食品分析的任务 食品分析的任务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控制和管理生产; 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食品分析的内容 食品营养的分析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分析 食品的感官鉴定 三、食品分析的方法 感官检验法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 酶分析法 感官鉴定—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 法。 化学分析法—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 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 测定物质含量。 四、食品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蛋白质和脂肪的测定方法变动不大,但是已经实现半自动化分析。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糖已有较可靠的分析方法,但尚未做为常规分析方法。多糖的测定仍沿用多种方法,且至今尚未统一。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应用于氨基酸的测定,分析效果大为提高。 气相色谱的应用使得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得到了飞跃发展。 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但仍需研究铬、硒、锌、镉等元素适用于工厂常规检验的简便、快速、高效地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地方法。 微波炉高压消化罐法消化法和氧等离子体低温灰化法都已经应用于无机元素的分析中。 维生素的测定一直沿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操作繁琐费时,干扰多,准确度差,目前均可使用仪器分析法或自动化操作法代替。 食品分析的发展方向 随着食品污染源的增多及各种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相继出现,食品卫生检验的任务越来越重。 食品分析的仪器化 食品分析的自动化 五、食品分析的总则 常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1 % 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0.1 %~1 % 痕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0.1 %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PPM ——parts per million (10-6) ( mg / kg )或( mg / L ) PPB —— parts per billion (10-9) PPT —— parts per trillion (10-12) 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 常用带刻度的玻璃仪器是在20℃条件下标注的。 分样筛——用来筛分体积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筛子。 分子筛——具有均一微孔结构而能将不同大小分子分离的固体吸附剂。 “称取”——称至0.1g。 “精密称取”——必须按所列数值称取,精确至 0.0001g。 “精密称取约”——必须精确至0.0001g,可接近所 列数值,不超过所列数值10% 。 容量百分比溶液(%,V/V)系指溶液100毫升中含有液体溶质若干毫升; 重量容量百分比溶液(%,W/V)系指溶液100毫升中含溶质(一般为固体)若干克。一般百分浓度溶液就是指取溶质x克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00毫升。 1纳米(nm)=10-9米(m) 1埃(?)=0.1(nm)=10-10米(m) 1微克(μg)=10-6克(g) 1纳可(ng)=10-9克(g) 1升(l)=1000毫升(ml) 1微升(μl)=10-6 升(l) 分样筛筛目与筛孔大小 实验室操作人员应该具备最基本 的安全常识 1、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样品时,要用橡皮球操作,不得用嘴;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时,可用手轻轻扇动,使试剂气体流到自己面前,稍闻其味即可,切勿以鼻子接近瓶口。 2、易燃药品(如汽油、乙醚、苯、酒精)及其他低沸点物质不可放在火源附近。启用易挥发物时应先冷却,尤其在夏季。对于易燃、易挥发物,如须加热,应在水浴、油浴或封闭式电热板上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3、腐蚀性、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浓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倾注腐蚀性药品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以免伤害人体。 4、高氯酸是一种常见的分析试剂,高氯酸溶液与易氧化、易燃烧的物质以及脱水剂等接触,可能引起灾害。 浓于72%的高氯酸对热和冲击作用反应灵敏。分析实验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