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复习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VIP

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复习教案 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复习教案(岳麓版) 教 学 目 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5、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 学 策 略 手 段 ??? 【结构体系】——自主梳理 1、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义。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代表人物与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儒家 孔子 仁、礼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在当时不符社会变革需要而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时间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 建立政治学说“仁政”,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君舟民水 建立中国传统的“外儒内法”的治国模式;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道家 庄子 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变法革新,实行法治 法家的集大成者,思想适应中央集权政体需要,法儒结合,成为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历程 历史背景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历史影响 创立 孔子 孟子 荀子 成为 正统 董仲舒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 理学 新阶 段 二程 “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陆九渊 “心”;发明本心;致良知 王阳明 明清 新发 展 李贽 批判程朱理学,发对孔孟权威;肯定物质追求;主张男女平等;否认“天理” 黄宗羲 反对专制;限制君权;提倡民主,工商皆本 王夫之 唯物主义 顾炎武 经世致用 4、列举中国古代重大的科技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课 堂 练 习 1、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表明他主张( ) A.儒法并用 B.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C.德治是主要的,法治是次要的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些优秀传统包括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贵贱有序④“仁”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6、下列名句、警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