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名师命题】2012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鉴赏单元验收试题7 新人教版.docVIP

【新课标名师命题】2012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鉴赏单元验收试题7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单元验收试题(7)【新课标】命题范围:古诗文鉴赏 【一】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秋 蕊 香 张 耒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 上片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分析 (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一句。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甚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日郊外 [宋]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这首诗颔联和颈联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描写郊外阳春风物的?尾联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①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③,三谢不能餐。【注释】此诗作于李白晚年参加永王璘的起兵失败之后。②雕胡:菰米,秋季结实,色白而滑,古人当作美食。③漂母: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馈赠食物。韩信贫贱时,有一位在江边漂洗衣物的老妇人给他饭吃。他富贵后,重重地报答了漂母。 (1)颔联中哪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什么“三谢不能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宴 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1)全诗紧扣标题中的“散”字展开,请说说颔联是如何表现“散”的。答: (2)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闲适诗,请结合颈联的意象分析诗中的闲适之情。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路追隆佑太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