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lO卷 第3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Vo1.10 NO.3
2013年6月 JOU只NALOFRAILV\,AYSCIENCEAND ENGINEERING June2013
变截面圆端形沉井框架内力计算与施工方法分析
刘高强。余巧云
(湖南省沙坪建筑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8)
摘 要:基于变截面圆端形沉井框架结构及荷栽作用的对称性,使内力计算得到简化,在计算方法的研究上取得 了实用和
简便的效果,并提出解决沉井施工中技术难题等措施。
关键词:变截面圆端形沉井;对称性 ;内力分析;沉井法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29(2013)03-0073—03
Internalforcecalculationandanalysisofconstructionmethod
forvariablesectionalroundtipshapecaissonframework
LIUGaoqiang.YUQiaoyun
(HunanShapingConstructionLimitedCorpormion,Changsha410008,China)
Abstract:Basedonthesymmetryofthestructureandloadofvariablesectionalroundtipshapecaissonframe,the
internal forcecalculationWas simplifiedtoachievethepractical andconvenienteffectOiltheresearchofcomputa—
tional method,andsomemeasureswereputforwardtosolvetechnical problemsofsinkingcaisosn.
Keywords:varibalesectional roundtipshapecaisson;symmetry;internal forceanalysis;opencaisson
construction
高层建筑深基础或城市桥梁常采用沉井基础。 1 内力计算
在设计计算中,等截面圆端形沉井框架的内力通常
是隔墙与沉井连接处的弯矩最大,其他截面弯矩较 1.1 荷载
小。为节省材料和降低工程造价,宜采用变截面圆 如图1所示为一变截面圆端形沉井截面示意
端形沉井框架。具有隔墙的双孔沉井框架为超静 图,尺 为沉井圆端形外径,R为沉井圆端形轴半
定结构…,且沉井井壁和隔墙部分为变截面,故计
径,作用于沉井框架的荷载为水平侧压力P(土压
算较为繁复。本文在等截面圆端形沉井框架的内 力或水压力),其分布及数值按有关技术规范和沉
力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考虑到变化段的不同贯性 井施工实际情况来确定 J。
矩,仍利用沉井框架及荷载对 和Y轴的对称性, 1.2 内力 】
取得了仅需计算超静定力置 和 2个内力的简 变截面圆端形沉井框架的内力为6次超静定
化方法,具有简便和实用性。同时,在施工中经常 力,由于荷载和沉井结构均对称,故结构变形应对
遇到沉井下沉倾斜和下沉缓慢等技术难题,本文提 和Y轴对称,且仅有2个超静定力 和 ,见图
出一些对策与技术措施,以期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 1(a)。其计算原理与等截面圆端形沉井框架超静
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定内力的计算相同,只有在b段内采用变化的惯性
收稿 日期 :2013—03—20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3]6号项目
作者简介:刘高强(1978一)男,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