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六 测试卷六 语文版.docVIP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六 测试卷六 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六 测试卷(六) 语文版 一、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5分) 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 末期思想思想家、 家、 家。 ②《世说新语》是 朝文学家 组织人编写的。 ③《木兰诗》是________期一首北方民歌,选自《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产生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填空。(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 朝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所作。其中透视出作者达观的态度的名是: , 。 ③《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 , 。 ④由“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可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而这首诗中写友情的名句是:      ,     。 ⑤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 。 3、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3分) (1) 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满盘皆输。 (3) 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⑴ 默而识之 通 ⑵ 尊君在不 通 ⑶ 出门看火伴 通 ⑷ 不亦说乎 通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4分) ⑴ 宁可以急相弃邪?( ) 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⑶ 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⑷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解释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6分) ⑴ 学而时习之( ) ⑵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⑶ 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⑷ 余闻之也久( ) ⑸ 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⑹ 歆辄难之( ) 二、理解?感悟 (一)阅读《〈论语〉六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诲人不倦 _______ (2)可以为师矣可以 ___________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 (4)是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说,自己弄不懂得东西就要虚心去问老师和同学,这叫“不耻下问”,你同意这种观点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10.所选文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2)关于学习的方法;(3)关于道德修养。请分别举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