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离合 _ 苏杭甬铁路风潮中的官、绅关系研究.pdfVIP

博弈与离合 _ 苏杭甬铁路风潮中的官、绅关系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文摘要 20 世纪初,民族主义被唤醒于中华大地。一系列的收回路权、矿权运动在 在中国各省轰然兴起。1905 年-1911 年江浙两省人民反对借用英款修筑苏杭甬铁 路的斗争,因其持续时间之长、斗争规模之大、参与范围之广而成为其中悲壮的 一幕。铁路风潮好比一个大舞台,不同的社会阶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士绅阶层 因其社会功能的特殊性居于舞台的中心,故考察风潮颇有助于认识士绅群体。铁 路风潮的发生以新政和预备立宪为大背景,风潮中官、绅关系的变化,实是晚清 社会官、绅关系的一个折射。鉴此,本论文以苏杭甬铁路风潮作为研究个案,主 要考察风潮中官、绅关系的变化,以期加深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这场铁路风 潮的认识,明晰绅士在此次风潮中的角色,认识晚清的士绅群体。同时,也希望 对认识辛亥革命后东南士绅迅速转向革命的历史事实,提供些许思考。 除绪论、结语外,论文正文共四章。 绪论部分,回顾了本专题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说明尚 存的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为苏杭甬铁路风潮概说。重点从苏杭甬铁路之缘起、英商承办苏杭甬 路之由来、苏杭甬路自办之缘起三个方面来介绍苏杭甬铁路风潮的起因。得出风 潮直接起因于浙赣铁路风波的结论。该章对于风潮的两个阶段及尾声只是简要概 述,以便于后面各章展开论述。 第二章探讨了废草约初期的官、绅关系。其时,清政府实行鼓励商办的铁路 政策,士绅阶层对借外款修路颇为抵制,基于此,官、绅双方在废约运动初期呈 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势,但是这种合作只是暂时的和表面的。 第三章分析了勘路、订正约及拒借外款时期的官、绅关系。在这一阶段,英 方不断要求勘路、订正约乃至借款,江浙地方则始终坚拒英人之请,坚持铁路自 办,这使得清政府一度处于两难的困境,其政策也一度游移不定。形势在清政府 的两难与游移中日益复杂。 第四章阐述了废除存款章程及革职保汤阶段的官、绅关系。这一时期,“借 债筑路”成为清廷邮传部的铁路政策,基于此,清廷对商办沪杭甬路百般打击, 江浙士绅则毫不屈服,针锋相对地与其进行了斗争,甚至最后未经清政府允准, 废除了存款章程,撤消了设在两公司之上的沪杭甬路局,辞退了英工程师。 结语部分,对通篇论文进行总结。一则对风潮本身进行认识,二则分析风潮 中官、绅关系的变化,三则明晰士绅在风潮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变化。研究表明, 晚清十一年,士绅与清政府之间渐行渐远,辛亥革命后士绅迅速转向革命实渊源 有自。 关键词:士绅 苏杭甬铁路风潮 沪杭甬铁路 官、绅关系 晚清 5 Abstrac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nationalism was awakened in China,so a series of Rights Recovery Movements happened in many provinces of China.The action of opposing using British money to construct Su-hang-yong railway ,which happened in Jiangsu 、Zhejiang provinces and last from 1905 to 1911,was one of the great movements for its long duration 、great size and broad participation.On one hand,the railway action is just like a stage,different stratums play different roles,but the gentry act as the main role for its specil social function,so it is very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