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催化裂制备碳纳米带及其结构表征.pdfVIP

乙炔催化裂制备碳纳米带及其结构表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0卷  第 4 期 新  型  炭  材  料 Vo l. 20 No. 4   2005年 12 月 N EW CARBON MA TER IAL S D ec. 2005   文章编号 : ( 2005) 乙炔催化裂解制备碳纳米带及其结构表征 郑瑞廷 ,  程国安 ,  赵  勇,  刘华平 ,  梁昌林 (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辐射中心, 北京  100875) ( ) 摘  要 :  以乙炔 C H 为碳源 ,铁为催化剂 ,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碳纳米带 。采用场 2 2 发射 SEM 、TEM 、激光 R am an 光谱等先进分析手段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 :碳纳米带是一种准二 μ ( ) 维材料 , 厚度约 30nm , 宽度在几百纳米 ,长度在 100 m 量级 。碳纳米带的碳层沿着与其生长轴方向一致的 002 晶向排列 ,碳层的边缘都弯曲折叠成封闭结构 。碳纳米带中碳层的排列不很平直 , 其中存在大量的层错 。由此认 为碳纳米带可用于能源等领域 。 关键词 :  化学气相沉积; 碳纳米带; 微观结构 关键词 :  TB 383 文献标识码 :  A 1 前言 本研究利用 CVD 法 , 以铁为催化剂 , 乙炔为碳 源 ,通过催化裂解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出了碳纳米 自 1985年 H. W . K ro to[ 1 ] 发现碳的又一种新的 带薄膜 ,对碳纳米带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系统地研 同素异形体 —富勒烯 , 199 1年 日本 N EC 公司电镜 究, 并对其可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专家 S. Iij im a[ 2 ] 发现了碳纳米管以来 , 在全世界掀 起了一股碳纳米材料研究热 。通过热解有机化合物 2 实验 所获碳沉积物的形态多种多样 , 有薄片状 、盘状 、管 采用 n 型硅 〈111 〉晶 向抛 光 片 ( 电阻率 为 状 、尖锥状 、球状以及蚯蚓状等 。目前已有大量的文 [ 312 ] 4 Ω ·cm ~4. 8 Ω ·cm )为衬底 。硅片经超声波振荡 献 对于这些炭材料的形态 、结构和形成机制进 清洗后 , 利用磁过滤 M EVVA 源弧离子镀设备 , 在 行了报道 , 其中以碳纳米管为最 。但是对于碳纳米 硅片表面上沉积一层 5 nm 的铁作为催化剂 。沉积 ( ) 带 C arbon nano ribbon s 这样具有新颖结构的炭材 铁之前 , 先对硅表面进行离子轰击以清洁表面 。碳 料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则很少 。在 20 世纪 70 年代 , [ 13 ] 纳米带的生长在 ZKL 2F 型 自动控温扩散炉中进 H. P. B oenm 以 Fe ( CO ) 5 为前驱 , 通过催化裂解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