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文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石室中学2010届高中毕业班检测(二诊模拟)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审核:李晓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 至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 140分) 注意事项: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7月底北纬30°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折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图①②③④四点中,属于夏威夷高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月份限制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正确的是 A.甲地——洪涝灾害 B.乙地——干旱少雨 C.丙地——水源不足 D.丁地——光照不足 读图,图中等值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完成3~5题。 3.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造成甲处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高☆考♂资♀源€网 ☆ A.山岭 B.峡谷 C.温度 D.洋流 4.甲地形区的成因是 A.流水侵蚀而形成的 B.板块碰撞褶皱隆起而形成的 C.岩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 D.地下岩浆上升冷却而形成的 5.关于乙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成因,都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B.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地中海气候,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D.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甲是一座约有280万人口分布的岛屿。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内容与该岛地理特点相符的是高☆考♂资♀源€网 ☆ A.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 B.河道宽,水流缓 C.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D.地势西高东低 7.对该岛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 飓风 C.春旱 D.火灾 8.依所示信息可知,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A.728人/平方千米 B.650人/平方千米 C.510人/平方千米 D.255人/平方千米 下图中K为昏线,图甲所示区域南北跨纬度不超过10°,图乙是甲图中城及其附近区域地图,读图回答第9~11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甲区域高☆考♂资♀源€网 ☆ A.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C.地势东高西低 D.此时,城市P的夜长比城市短 10.关于图中P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在1月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 B.工业区最适宜布局在该城的西南方向 C.居民区最适宜布局在该城的西北方向 D.温泉、瀑布是当地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11.导致乙图中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河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12.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排列是高☆考♂资♀源€网 ☆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②参知政事的设立 ③三省六部制的创立④军机处的设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13.假如你生活在唐代武则天时期,你可能看到 ①新罗坊有人在写唐诗 ②有人在柜坊中存入大量的开元通宝 ③有人在洛阳城内坐船游览 ④东市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 ⑤许多大食人甚至非洲黑人生活在长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4.右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 ①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②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过渡开垦 ③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 ④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整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事件不能体现“新的着重点”影响的是高☆考♂资♀源€网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同文馆万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选自《中国礼制风俗漫谈》)。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结论是 A.同文馆是中国最

文档评论(0)

小小紫色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