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菱学诗》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红楼梦》作者生平,了解本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塑造人物。
(2)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3)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三)情感、世界观目标:
(1)从香菱学诗,黛玉教诗中寻求学习的启发;
(2)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3)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作者简介;作品简介;故事背景;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师激趣:在《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薄命司存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副册首页有诗一首:“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这是谁的判词呢?发生在他的身上有些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节选自《红楼梦》中的一篇课文《香菱学诗》。
一、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24?—1764),名,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到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雪芹的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续写的。
二、《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三、补充注释
①〔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此说当存疑。很可能这是就诗境而言,如“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杜甫《秋兴·其七》),出句为虚境,对句为实境。如就词性而言,只能是实对实,虚对虚。
②〔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近体诗(律诗和绝句)诗句的平仄既有严格规定,又可以灵活处理。每句第一、三、五字为平声者可以仄声代,反之亦然;但第二、四、六字必须严守规定,不得随意改变。
③〔断不可学这样的诗〕这是黛玉对陆游那两个诗句的批评。按:所引陆诗出自《剑南诗集》卷引,原题是《书室明,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其二》,据此可知这是休闲之作,说不上有什么深邃的意境。古人云: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黛玉主张先学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即有“法乎其上”之意;对休闲之作她是瞧不上眼的,所以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④〔湾住〕停泊。湾,一本作“挽”。
⑤〔紫鹃〕黛玉的丫头。
⑥〔会心处不在多〕“多”,当做“远”。按:此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指庄子的处世哲学)也。’”宝玉说这话的意思是,评论诗文当以个人内心体验为主,不必舍近(个人体验)求远。
⑦〔十四寒〕我国古代的韵书把同韵的字归为一部,每韵用一个字标目,按次排列。在《佩文韵府》里,“寒”韵的次第排在上平十四位,故称“十四寒”。下文“十五删”表明“删”韵的次第排在上平十五位。
⑧〔入画〕惜春的丫头名。
五、故事发生的背景: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六、学生通读课文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环境的变化激发了她写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随堂优化训练》201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人类与海洋课件 粤教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1 视图 第2课时 视图二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2012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5 苏教版.ppt
-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1 Hello! 第三课时课件 人教PEP.ppt
-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 有趣的服饰课件 苏少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3 灯光与影子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随堂优化训练》201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课件 粤教版.ppt
-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 月饼盒设计教案 北京版.doc
-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1 Hello! 第四课时课件 人教PEP.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章末热点考向专题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1课时学案精编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折射》教案 苏科版.doc
-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香菱学诗》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
- 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Do you like pears Part A 2课件 人教PEP.ppt
-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石壕吏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香菱学诗》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学案精编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折射》学案精编版 苏科版.doc
- 【世纪金榜】2013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 阶段质量评估7配套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安徽省滁州二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3.5.2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