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WW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工艺研究1——加料方式及底物浓度的.pdfVIP

Ti-MWW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工艺研究1——加料方式及底物浓度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i-MWW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工艺研究1 ——加料方式及底物浓度的影响 * 宋芬,刘月明,汪玲玲,张海娇,吴海虹,吴鹏 ,何鸣元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摘 要:本文研究了新一代钛硅分子筛 Ti-MWW 催化剂在环己酮液相氨肟化反应过程中加料 方式和底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 Ti-MWW 催化环己酮氨肟化过程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在过氧化氢慢慢加入反应体系的情况下,环己酮的转化率和环己酮肟选择性都高 于 99%。且反应以水作溶剂,环境过程友好。此外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反应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钛硅分子筛, Ti-MWW,TS-1,环己酮肟,环己酮,液相氨肟化 环己酮肟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通过贝克曼重排来合成尼龙 6、尼龙 66 等工程 塑料的基本原材料- 己内酰胺 (CPL )。传统生产方法中,环己酮肟的生产主要过程是先通过 用羟胺盐和环己酮进行非催化反应,然后通过氨水中和、分离。典型的工艺过程为DSM-HPO (磷酸羟胺法)、UBE-HSO (硫酸羟胺法)、BASF-NO (一氧化氮法),世界上约 90% 的己 内酰胺加工过程中环己酮肟的合成都是通过上述方法加工的。由于该合成过程中有大量的低 价值的无机铵盐和氮氧化物等副产生成(2.8t/t CPL ),对环境不友好[1] 。为了克服上述工艺 的缺点,EniChem公司开发以TS-1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环己酮、氨水、过氧化氢一步合成环 己酮肟的新工艺。该工艺已由中国石化集团 (以HTS为催化剂)和日本住友化学公司 (以TS-1 为催化剂)于 2003 年工业化,分别建立了年产 7 万吨和 6 万吨规模的工业装置。该过程具 有环己酮转化率高 (99.9% )、环己酮肟选择性高 (98.2% )和副产仅为水的优点,是环境友 好的工艺过程。但仍存在催化剂TS-1 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因为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模板剂 四丙基氢氧化铵及以有机硅源正硅酸乙酯)和必须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叔丁醇和水的共溶剂 才能获得高的活性[2~5],所以开发新型的催化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Ti-MWW作为一种新型的钛硅分子筛,其结构主要由晶体表面具有 12 元环的碗状结构, [6,7] 同时在晶体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 10 元环孔道体系,其中一孔道含有 12 元环的超笼组成 。 自从开发成功以来,在烯烃环氧化等方面已表现出优于TS-1 的催化性能[8,9] 。本文研究了 1第一作者:宋芬,男,1975 年生,博士研究生。 联系人:吴鹏, Tel:021 Email:pwu@。 基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33030),上海市科委 (05DZ22306),973 计划 (2003CB6158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 科研基金。 -1- Ti-MWW催化剂在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着重探讨了反应底物的添加方式对 Ti-MWW催化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制备 Ti-MWW催化剂采用后合成方法制备,即用高硅的MWW前驱体,Ti(OBu) 、哌啶和去 4 离子水水热反应得到含Ti层状前驱体,然后用2 M HNO3 回流处理,再进一步在823 K焙烧6 h, 详见文献[10,11] 。其它催化剂TS-1[12,13]和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