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11
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玉玉米米免免耕耕秸秸秆秆覆覆盖盖对对土土壤壤微微生生物物群群落落功功能能多多样样性性的的影影响响
董立国 袁汉民* ,李生宝 ,袁海燕, 潘占兵1 1 1 3 1
,
(1.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银川,750002;3. 宁夏气象科研所,宁夏银川,750002)
摘要:为了研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项试验运用Biolog-ECO检测手段,对连续2年的玉米(Zea mays L)
保护性耕作试验全部秸秆覆盖免耕和常规耕作2种耕作处理的土样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试验表明:(1)免
耕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以及不同碳源利用率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对总体碳源利用率平均值比常规耕作高53.1%;(2)
免耕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22.33±0.57,多样性指数3.02
±0.04,常规耕作微生物群路丰富度指数14.33±1.15,多样性指数2.56±0.12。免耕秸秆覆盖耕作措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
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关键词:免耕,玉米秸秆, 土壤微生物,生态板,宁南山区
免耕是保护性耕作中一种重要的耕作形式,它具有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养分、防止
【 , 】 【 】
沙尘暴等功能 1 2 ,土壤微生物既是土壤形成的作用者,又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份 ,是土壤3
养分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之一,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是反映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质量的指标之
【 】
一,目前已有关于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不同培肥措施下茶园土4
【 】
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但是关于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5
文针对免耕这一耕作方式,运用Biolog方法进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旨在探讨免耕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免耕耕作方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试验设计与方法
1.1土壤样品来源与试验处理
2005年选取种植玉米比较平整的水平梯田,设留全部玉米秸秆覆盖留膜和留茬留膜越冬2
处理,重复3次,2年玉米秸秆全部生物量平均值5670kg/hm。2006年在全部秸秆覆盖留膜处理
上直接免耕种植玉米,在留茬留膜处理上进行揭膜翻地覆盖地膜播种玉米,2006玉米收获后
与2005年同样的处理,2007年种植玉米与2006年相同,田间管理同大田。
1.2样品采集及Biolog-ECO分析
1.2.1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作物收获以后,于2007年11月9日,在上述2种处理的小区中采用3点取样混合后,取半
斤样装入保鲜袋,后去后放入冰箱4℃保存,第二天放入存有冰袋水桶里,快速运回实验室存
入冰箱4℃保存,待实验。
1.2.2Biolog-ECO实验
1基金项目:“Challenge Program on Water Food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for the dry-land area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PWFYRB200504)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2006BAC01A07)”资助.
作者简介:董立国(1980年生),男,宁夏青铜峡,双学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保护性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等研究工作。E-mail:dlg0303@163.com。地址:宁夏银川黄河东路590号, 邮编:750002。
通讯作者:袁汉民(1947-) 男,北京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方面的研究,
hanminyuan886@。
1 7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添加型コムギの細胞遺伝学的研究 Ⅰ ライムギ染色体- Issue ….pdf
- 铁氧体磁心多层线路板 平面变压器的设计(二).pdf
-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 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 活性氧代谢和光合特性的影响.pdf
- 亡诱导配体联合顺铂 对小鼠移植型肝癌抑制作用的研究.pdf
-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GPR14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pdf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 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pdf
- 文献综述 PNPLA3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pdf
- 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doc
- 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和鉴定.doc
- 西南五省区及非洲野生狗牙根种质基于犛犚犃犘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