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仅供学术交流参考用)
中文摘要
作为一位自始至终关注女性命运的剧作家,温迪·华瑟斯廷在美国当代戏剧舞台上的成
就不同寻常。第一部作品《不寻常女人及其他》(1977)在外百老汇初次公演后迅即在 PBS
的“戏剧在美国”上映。紧接着,美国上千所高校上演了该作品。《难道不浪漫》(1981)先
后在凤凰剧院和剧作家地平线演出,颇受好评。《海蒂编年史》一举摘走 89 年度普利策戏剧
奖和托尼奖,使华瑟斯廷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同时荣获这两项殊荣的女性剧作家。九十年代
初创作的《罗森韦格姊妹》(1992)在百老汇和地方剧团也大获成功,被外评论家界(Outer
Critics Circle)评为 1992-93 年度百老汇最佳剧目。上世纪末创作的《美国女儿》(1997)
直接进军百老汇。作品针砭美国时事与政治,因其辛辣、大胆的风格在当年轰动一时。华瑟
斯廷的戏剧成就为其赢得“一代人的声音”,“当代美国戏剧舞台上女性喉舌的领军人物之一”
和“美国世纪之交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等众多美誉。
但是,华瑟斯廷在主流商业戏剧舞台上的成功并没有赢来批评的繁荣,相反使其批评陷
入一种尴尬境地。作品浓郁的女权主义色彩使男性评论家对其作品有些敬而远之。虽然对作
品演出的评论数量不少,但学术批评寥若晨星。而在女权主义戏剧阵营内,评论家们对华瑟
斯廷作品中女性人物的选择和刻画各执一词。不少坚持唯物主义或激进/文化女权主义立场
的戏剧评论家对其作品多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在她们看来,剧作家笔下的人物过于精
英化、中心化,欠缺颠覆的力量,甚至有些反动。著名女权主义戏剧评论家海琳·凯瑟运用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评论《海蒂编年史》时,认为华瑟斯廷的作品“反映了一种‘封闭’、‘权
威’、‘刻板的’的民族文化,…… 作品表现的世界里没有贫穷者、被边缘化者、不能言说
者的空间”(125-26)。玛丽·布鲁尔甚至指责“在所有的女性剧作家中,华瑟斯廷比其他
任何一位都更体现反女权主义的逆流”(58-9)。与她们尖锐、近乎詈辞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
简·巴拉肯却肯定华瑟斯廷是“一个从七十年代走到今天的女权主义声音”,而盖尔·塞尔
塞尔更是认为华瑟斯廷的作品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多元混合,既洋溢着自由女权主义思想也
充满文化女权主义、唯物主义女权主义的睿智”。除此之外,对剧作家采用喜剧体裁讨论现
代美国女性的境遇问题评论家们也各执所见。有的认为喜剧性与严肃的女性话题背道而驰,
削弱了作品的力量,而有的却认为这正是华瑟斯廷作品的独到之处和颠覆力量之所在。
本文认为,主流戏剧评论界的冷落,女权主义戏剧阵营内分裂、甚至对立的批评实际上
暴露了妇女解放运动面临的一个最根本、但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女性的自我和身份
问题,而这恰恰是华瑟斯廷倾其一生通过作品探索并试图回答,却又被评论界所忽视的问题。
在制作、创作、甚至演出都由男性主导的百老汇,华瑟斯廷无疑是一个边缘者,而她在主流
戏剧舞台上的成功又让她的边缘地位变得很微妙。虽然其作品以女性为中心,体现明确的女
性意识,华瑟斯廷却拥抱人文主义者的身份;而面对女权主义者的非难,她则坚持自己是一
个完完全全的女权主义者。华瑟斯廷拒绝“新女性剧作家”标签,但同时又坦承其创作的女
性诗学特征。剧作家在多种身份之间的游离实际上反映了剧作家本人对女性自我认识的基本
观点——女性自我不应该停留在单一、刻板、一成不变的层面,否则只会作茧自缚,画地为
牢。
华瑟斯廷坚持人文主义者的身份,积极响应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基本认识:人
是理性、自主、独立和能够承担责任的个体,不仅拥有认识和选择的能力,也能
够控制自己的行动和命运。但是通过集中表现女性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华瑟
斯廷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男性至上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体现自由女权主义关于
女性本质的认识。以女性为中心,在母女关系、姐妹情谊等女性文化语境内考察
女性自我,同时关注女性年龄,生理变化,以及两性关系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影响,
华瑟斯廷关于女性自我的观点又拒绝囿于自由女权主义抽象的女性自我观,体现
了激进的文化女权主义,唯物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的女性自我
观。与此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将女性自我和身份的构建深深根植于女性个人历
史和美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尤其是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浪潮的潮起潮落,华瑟斯廷关于女性自我的认识还充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
自我的怀疑、不确定和文化建构色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华瑟斯廷对自己的同代人,也就是美国战后生育高
峰期出生的那代美国女性情有独钟,华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