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借鉴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论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第 5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 5 2005 (总第 50期 ) Jou rnal of H eilongj iang A dm in istrative Cadre In stitu te of Po litic s A nd L aw ( Sum No. 50) 反思与借鉴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论略 张  伟 ,朱佳丹 (苏州大学 法学院 , 江苏 苏州 2 15006)   [摘  要 ]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大致经历了先秦萌芽期 、秦汉形成期 、魏晋至隋唐发展期及宋元明清完备期 四个阶段 。其中 “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 ”、“彰善瘅恶 ,激浊扬清 ”的监察制度 ,可谓世界领先 。虽然监察制度是我 国古代国家统治机器 自身完善 、自我调节的基本手段 ,是为了防止百官渎职失职 ,纠正各级官僚机构的工作失误 , 维护封建王朝的纪纲法度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确立的 ,但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为 此 ,在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进行认真分析反思的基础上 ,借鉴其合理的历史经验无疑对我国当代的监察制度改革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监察制度 ; 监察权 ;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DF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8 - 7966 (2005) 05 - 0031 - 04   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虽然 业特点 ,而地位渐高 。有学者考证 “史官地位之隆由两个 未能生长出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的思想和制度 ,但在几千 原因所决定 。一是史官之产生与神权相联系 ,最早的巫史 年的政治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为世界赞叹的自成体 掌管祭祀 ,而祭祀在当时是最重要的杜会政治活动 。因此 , 系 、丰富完备的官吏制度 。其中 “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 ”、 巫史其实是王之下的最高执政官 。二是由于史的职责以 “彰善瘅恶 ,激浊扬清 ”的监察制度 ,可谓世界领先 。虽然 ‘记事 ’为主 ,将国家政事 ,尤其是君主及百官的言行真实 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统治机器 自身完善 、自我调节的 地记录在案 ,其后果为每一个当事人所看重 ,这种方式本身 基本手段 , “是为了防止百官渎职失职 ,纠正各级官僚机构 便具有约检和督察的作用 。后世的御史即由 ‘史 ’发展而 [2 ] 的工作失误 ,维护封建王朝的纪纲法度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 来 ,并非没有原因 ” 。 [ 1 ] ( P11) ( ) 集权而确立的 ” 。但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 : “以古 一 先秦时期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 ( 为镜 ,可以知兴替 ;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 · 一般认为 , 中国古代完整意义的监察制度产生于秦汉 ) 任贤 》故认真研究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以古为镜 ”, “以 时期 。先秦时期即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期 。据 《尚书 人为镜 ”,也可以使我们 “知兴替 ”, “明得失 ”,从中总结出 ·甘誓 》记载 ,夏启曾告诫受命讨伐有扈氏的六卿 : “用命 , 有益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 ,对于我们今天的监察工作 赏于祖 ;弗用命 ,戮于社 。予则戮季汝 。”这是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