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郑州八景”意蕴及传承.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3600年前,郑州是夏、 但文献记载单薄,和者较少,这是不是一家之言呢。不论如 商王朝的重要都城之一,为管、郑、韩等藩国的首府,历史 何,可以推测明、清郑州州城内外的景观相当丰富。这样推断, 上在隋、唐、宋、金、元、明、清八代为州。清雍正三年(1724)郑州城内外当有“15景”之多。 郑州升为直隶州。 明清“郑州八景”:“古塔晴云、凤台荷香、圃田春草、汴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各类文 河新柳、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卦台仙境、海寺晨钟。”形成 化古迹140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28处,郑州周边的古城、于明末清初,毁于现代,至今仅存部分遗迹。 古墓群、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更是星罗棋布。到明 清两代郑州古城已发展至相当规模,城市建设布局也依前制 古塔晴云 日臻完善并不断扩大,城内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数量繁多, 现存最早郑州旧志明嘉靖《郑州志》多有记载。至明、清两 原址在郑州老城 代在民间及文人雅士间逐渐形成了“郑州八景”的普遍认同。 东大街北侧,有一座 “郑州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乾隆11年郑州知州张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 钺主修的《郑州志》0《郑州志》在卷首刻绘了郑州八景图, 年)建的开元寺,寺内 并分别配以张钺手书的七言绝句各一首,分别歌咏了“凤台荷 有一古塔名叫舍利塔。 香”、“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古塔晴云”、“卦台仙境”、“海 原寺建筑早已无存(图 寺展钟”、“圃田春草”、“汴河新柳”八景。在卷十二《艺文志》 片2古塔晴云实景图)。 中,又收录了他的八首五言律诗、诗歌命题及八景图(与卷首 《郑州文物志》中记载: 同)。民国五年《郑县志》又收录了光绪年间郑州学正朱炎昭 开元寺舍利塔,塔高 关于郑州八景的七言律诗八首,此时与张钺诗创作是相隔150 50多米,为八角十三 余年,而诗题描述与张钺诗咏八景完全相同,说明“郑州八景” 层楼阁式建筑,后毁 的一脉承传。 为十一层。原先每层 也有民国五年的郑州诗人司星尹恩1846--1900),创作了‘‘郑均有棚板和木梯,人 州八景”诗,却与前“郑州八景”相异,除“汴河新柳”与前 可盘旋登塔观景。 述同名外,其余诗题分别为“黉墙春柳”、“南池荷风”、“熊桥 四周风景优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 芦月”、“北冈林雪”、“奎楼夕照”、“吕阁晨钟”、“西城烟树”。 过,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是郑,J、I、1著名的八景之一。 52蠛辩建设 万方数据 ■薛枫薛永卿 1851年(清咸丰元年)太平军攻进郑州时,与清兵在此决战,内有“鸣凤堂”、“蘧觉轩”、“望远亭”、“先月楼”、“栖云坞”、“茹 清兵围攻,数日不克。乃放火焚塔,梯棚尽毁,塔遂成一空 翠洞”等,另建“君子亭”、“知乐亭”、“猗猗院”等。他在《东 山胜地记:》中记日:“郑巽隅有凤凰台,遥睇山峦,云翠飞动。”“台 筒。1938年到1944年期间,塔又先后遭到日寇的毁坏、轰炸, 已无存。 之自北而东,绿柳长廊,碧荷水殿,夏秋间,极目注望,荷 清知州张钺诗曰:“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 香十里。识者拟之为东山胜地。余素有山水之癖,遂竭孚囊 伊孰当年藏舍利,烟岚雨后色平分。” 以买山。”清代,仆射陂被称作城湖,康熙《郑卅1志》载。 另一位郑州I诗人时弘化,在一次集体春游东湖时,看到 湖心水面像镜子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