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导言
“大日本帝国”,其兴速,其亡也速,存在不足百年。其兴,以1868
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为起点,犹如 “彗星那样登上舞台”,骤然于19世纪末叶
出现在东方,划破了屡受欧美列强殖民侵略而笼罩着东亚的沉沉黑夜,放射
出耀眼的光芒,给沉沦中的东方各国、各民族带来希望。东亚各国、各民族
的志士仁人,在惊叹日本的迅速崛起之余,更纷纷全方位地效法日本,欲使
本国、本民族能像日本一样振兴、腾飞。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
了东方各国人士学习日本的迷梦。成为 “世界一等国”、“世界五大强国、
三大强国之一”的新兴日本帝国,不仅与西方列强为伍,欺凌压迫东方弱小
邻邦,且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跃登 “东洋霸主”地位后,竟炮制和抛出建
立囊括亚洲、澳洲及太平洋诸岛的殖民大帝国的 “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
划,其侵略铁蹄践踏了东亚、东南亚各国,更妄图与德、意法西斯分霸全世
界,曾几何时,骄横一世、不断膨胀的 “大日本帝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力
量的沉重打击下,终于在1945年8月迅速崩溃败亡,“又像彗星那样消失了”。
《日本帝国的兴亡》一书正文共10编50章约110万字,已写明了 “大
日本帝国”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败亡的这一历史过程。一般说来,尚能如
此,亦可欣然自慰了。但本书出版编辑者及主编未满足于只达到这一最基本
的要求,而是力求对 “大日本帝国”的兴亡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即不
仅要知其兴亡,而且要知其所以兴亡。本书对其兴之因、亡之源亦应提出自
己的看法。此外,本书作为中国学者撰写的融通俗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史学
著作,理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即如果能与当时的中国进行某些对照和比较,
概括总结日本帝国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则会更增强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
实意义。有鉴于此,本书出版编辑者及主编特辟专章,即在 “附论”(“大
日本帝国兴亡原因及经验教训——兼与近代中国发展状况相比较”)中,力
图在这方面作一总体的考察、概括,提出一些看法。
为突出重点,使历史线索清晰、明了,在详尽描述 “大日本帝国”兴亡
的历史过程之前,有必要对这一过程予以简要概述,作为导言。
一幕府的崩溃与日本帝国的兴起
1.幕末日本与世界
18世纪中叶后,随着商业性农业不断发展和商业资本渗入农村,日本
1000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农村手工业亦开始
发展并逐渐脱离农业,日本国内市场扩大,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进入 19世纪后,日本资本主义因素更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先进地
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已逐渐占了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日本封建制度的衰落和深刻的
危机。尤其在1854年实行开国,1858年签订 《安政5国通商条约》后,外
贸的飞速发展更刺激和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有
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的基础,从而遭到代表封建生产关系的幕府和各藩大名
的抵制。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破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反动措施,打击了工场
主和商人,也沉重地打击了广大的农民。由于严禁出口商品的生产,造成了
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的局面。物价的昂贵也促使大批下级武士破产,从而引
起他们对幕府的强烈不满。
开港后物价的与年俱增,贡赋和租税的猛增,加之农业歉收与饥荒交织
在一起,使广大农民陷入贫困破产的深渊,促使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不断高涨,
反幕府的起义在日本各地迅猛发展。特别是在1860年后,起义的规模和频繁
程度,都是历史上空前的。这些农民起义的矛头直接指向日本最高统治者德
川幕府将军,称他是一切灾祸的 “罪魁祸首”。在幕府征伐长州藩时,不少
起义队伍提出了反对德川将军、反对 “征长战争”的口号。有的农民起义更
提出了村政民主化口号,并用武力捣毁了地方政府、监狱,释放囚犯,焚毁
文书档案等。反对政府及其地方政权,要求政治民主、社会平等及种植和经
营自由,甚至提出建立世界 “第一等国家”的思想等等,是19世纪60年代
农民起义的显著特征。
要求身分等级平等、生产和经营自由的豪农豪商阶层也积极参加了农
民、市民的起义,并往往掌握了起义的领导权。他们在倒幕维新过程中起着
在倒幕派和下层人民运动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作用。他们往往自己就是倒幕
派志士,或者与倒幕派有着密切联系。在农民与市民反封建专制主义斗争的
同时,日本社会上亦出现一股强烈批判封建主义的进步思潮,涌现出一批先
进的思想家。他们无情抨击和深刻揭露封建的幕府体制,批判封建主义思想。
另有一批有胆略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