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新技术培训讲座.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菇栽培新技术 认识平菇 平菇的分类及种植分布 平菇的形态特征 平菇的生长过程 平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平菇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 平菇的制种技术 菌种的生物学特性 制种设备和设施 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平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平菇栽培前的准备 栽培场地 栽培原料 栽培品种 第四章 平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生料袋栽 第二节 熟料袋栽 第三节 半熟料畦栽 阳畦栽培技术 第五章 常见平菇品种的人工栽培技术 第一节 秀珍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章 平菇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第一节 一般食用菌的病虫害还及其防治 第二节 平菇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章 认识平菇 第一节 平菇的分类及种植分布 我国有着丰富的食用菌、药用菌类资源。千百年来,人们发现了许许多多珍贵、美味的菌蕈,平菇就是其中之一。早在我国宋代,朱弁在《谢崔致君饷天花》一诗里就赞美了天花蕈(平菇)的风味。 平菇是商品名,也是我国食用菌生产者惯用的名称。它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通常所说的平菇,是侧耳属和亚侧耳属不同种类的通称。 侧耳属类的子实体成熟时,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伸至菌柄,形似人体的耳朵。 平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热带到寒带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都有生长。其种类很多,除1~2种有毒外,绝大多数都可以食用。 平菇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木腐生菌类,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野生的平菇多在深秋至早春甚至初夏簇生于杨、枫、榆、槭、枸、槐、栎等阔叶树的枯木或朽桩上,或簇生于活树的枯死部分。 平菇根据其形态特征,所需生态环境,发生季节,着生树种,所具味道,引进地名等的不同,其各自的名称也不一样。如侧耳因子实体侧生于耳木且形状像人的耳朵而得名;蚝菌因子实体发生时像叠生的牡蛎得名;北风菌因子实体常在秋末冬初北风盛行后发生而取此名;鲍鱼菇因其味道鲜美如鲍鱼而有此名;杨树菇因发生于杨树而有这个称谓;凤尾菇因子实体成熟时菌盖常呈波浪弯曲状,形似民间传说的凤尾而有此美名;榆黄蘑因其菌盖呈草黄色或鲜艳的佛手黄色而得名。 第二节 平菇的形态特征 一、平菇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子实体是由菌盖、菌褶和菌柄3部分组成。 (一)茵 盖 平菇系大型菇类,菌盖宽5~20厘米或更大。初为圆形、扁平,成熟后则依种类不同发育成耳状、漏斗状、贝壳状、肾状、舌状、喇叭状等形态,衰老时菌盖缘发生反卷波曲和龟裂现象。菌盖表面有不同色泽,初期较深,后期较淡。菌盖表皮与菌褶之间的组织称为菌肉,白色。菌盖与菌柄连接处下凹,下凹处常有棉絮状绒毛。 (二)菌 褶 菌褶是平菇有性繁殖的器官,着生于菌盖的下方,呈扇骨状排列,形似刀片,裸露型。每个菌盖的菌褶多达数百片,每片宽0.3~0.6厘米,质脆易断。平菇的菌褶一般延生,极少弯生,长短不一,通常为白色,少数种类伴有淡褐色或粉红色等。长菌褶自菌盖边缘延伸到菌柄,并在柄上形成整齐的脉络;短菌褶边缘只有一小段。菌褶的微观组织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密生担子,每个担子长有4个担子梗,每个担子梗上孕育1个担孢子。1个成熟的子实体能散发出几亿个担孢子。 (三)菌 柄 侧生或偏生于菌盖的下方与菌肉紧密相连,柄表是下延的菌褶,无菌环,白色,中实,肉质或稍具纤维质。菌柄的长短粗细及基部绒毛物的多少,依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菌柄长1~5厘米、粗0.5~2厘米,柄基部常被有绒毛(图1)。 白色,绒毛状,多分枝,有横隔,是糙皮侧耳的营养器官,分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和双核菌丝(次生菌丝)。单核菌丝较纤细,双核菌丝具锁状联合。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双核菌丝初为匍匐生长,后气生菌丝旺盛,爬壁力强。双核菌丝长速快,正常温度下7天左右可长满PDA试管斜面,有时会产生黄色色素。 第三节 平菇的生长过程 糙皮侧耳属于双因子控制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糙皮侧耳的生活史从担孢子开始,由担孢子萌发形成单核菌丝,再由单核菌丝融合成为双核菌丝,进而由双核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最后由子实体再产生出新的担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图7-1)。 糙皮侧耳的双核菌丝通过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达到生理成熟后,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可分成以下几个时期。 1_原基期 当菌丝体充分发育成熟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菌丝相互扭结成团,在培养料表面形成无任何组织分化的小凸起。 2.桑椹期 白色或浅蓝色的小凸起(原基)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为一堆白色或浅蓝灰色的小米粒状的菌蕾,形似桑椹,称为桑椹期。 3.珊瑚期 桑椹期后经一定时间,米粒状菌蕾各自逐渐伸长呈短杆状。短杆状菌蕾中间膨大成为原始菌柄,此时菌盖尚未分化,整

文档评论(0)

追风少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