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档针织布面阴影的实践.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织布面阴影性横档的改善探讨 赵建伟 (中国纱线网) 中国纱线网和江南大学联合举办的“织物横档分析与控制培训班”开班以来,收到来自全国部分企业的针织横档布样200多块,其中有一部分为阴影性横档,它们的共同特征明显,但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哪些?怎样改善?许多学员十分关心,现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下: 1.0 阴影性横档的共同特征 透光看,布面上很多或部分厚薄、稀密不匀,象云斑一样,从左至右隐约显现,有些地方透光性强;有些地方较强;有些地方一般;有些地方不透光,没有规律。 摊在桌面上看,布面不平整,有厚薄不匀现象,阴影性横档从左至右隐约显现。 2.0 阴影性横档对针织布面的影响 笔者认为:阴影性横档可分为微度、轻度、重度、严重四档。 一般情况下,微度阴影性横档对针织布面质量影响不大;但轻度阴影性横档将会影响其布面外观,有时会降等;重度和严重阴影性横档会造成整匹布降等,甚至降为次布,损失很大或巨大。因此,是针织厂投诉棉纺厂较多的一类横档。 3.0 阴影性横档的产生原因分析 除弹力针织物外,以上所描述的阴影性横档其产生原因主要系纱线质量缺陷。现以福建某棉纺企业的一块JC14.6tex纱针织阴影性横档样布为例,做一分析。 (插图) 3.1目测分析 从布面阴影的形态和特征来看: 3.1.1 均没有规律,横向也没有连续,色泽基本一致,故可排除错支,混支,混批、捻度等方面的问题。 3.1.2 总体呈分散状态,个别地方较密集;轻度阴影稍多,略透光,但个别地方有较重一点的阴影。故可判断与成纱上的细节和片段不匀有关。 3.1.3 各处阴影面积大约在32mm×5mm与12mm×3mm之间,其中18mm×5mm的阴影块和12mm×3mm的阴影块较多。故可判断与成纱上的长、短细节和长、短片段不匀有关。 3.2仪器分析 将布面有阴影的地方先标记,然后剪下进行拆布,并用量长度称重和“纱疵切断称重法”试验检测,具体过程如下: 3.1.1 随机取布面32mm×5mm左右的阴影块10个,结果:成纱号数比正常纱号(J14.6tex)细20%~30%左右,长度在11.3cm左右。 3.1.2 随机取布面18mm×5mm的阴影块10个,结果:成纱号数比正常纱号细23%~30%左右,长度在6.7cm左右。 3.1.3 随机取布面12mm×3mm左右的阴影块10个,结果:成纱号数比正常纱号细20%~28%左右,长度在4.6 cm左右。 3.3管理上的追溯性分析 要该企业查此纱是哪段时间生产的及其条干、重量品检记录: 生产日期为2012年10月份,JC14.6tex纱细纱开纺12台车,质量检验每二天一次,条干CV稳定,全月在11.6%~12.8%之间,重量CV值有5天超过1.8%,其余均在1.8%以下,且重量极差较大,详见下表: 日期 6 10 16 22 24 重量CV(%) 2.8% 2.5% 2.6% 2.3% 2.7% 重量极差(克/千米) 4.7 3.6 3.9 3.2 4.3 重量偏差有6天为负偏差,其余均在0~+1.5%之间,详见下表: 日期 8 10 12 18 22 28 重量偏差(%) -2.3% -2.1% -1.8% -2.0% -2.2% -2.4% 3.4结论 综上所述,JC14.6tex纱造成针织布面阴影的主要原因是: 3.4.1 -20%~-30%左右的长、短细节较多。 3.4.2 重量CV%值有时偏大,重量极差大。 3.4.3 重量偏差按0~+1.5%之间控制,但有6天呈负偏差,导致日与日之间成纱重量极差偏大。 4.0 现场调查与改进措施 4.1 现场调查 4.1.1 纺纱工艺流程与设备 FA002抓棉机—FA102单轴流开棉机—FA022多仓(6仓)混棉机—FA106刺辊开棉机—A092双棉箱给棉机(带振动棉箱)×2—FA141单打手成卷机×2— A186F梳棉机—FA311预并条机—JWF1381条并卷联合机—JWF1271精梳机 FA311并条机(二道)—JWF1415粗纱机—FA506细纱机—日本村田21C自动络筒机(配Uster Quant3电清)。 4.1.2 日常质量控制与存在的问题 (1)配棉基本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配棉成份:6个队,全部为新疆兵团棉,229锯齿棉4个队,329锯齿棉2个队,混合棉加权平均值:品级2.3,长度28.7mm,短绒率13.6%,马克隆值4.8,含杂率1.8%,回潮率7.8%。掺回花5%。混合棉性能差异和接批前后配棉性能差异均按第三版《棉纺手册》配棉接批标准控制,其中马克隆值控制为≤0.5。 (2) 部分半成品质量检测项目周期不合理 梳棉落棉率一月做一次;生条重量三天做一次;精梳落棉率一月做一次;粗纱重量一周做一次,粗纱伸长率未做。不利于控制质量和质量波动。 (3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