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化学教学教育中的作用-网站首页-杭州教研网.docVIP

阅读在化学教学教育中的作用-网站首页-杭州教研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教育中的阅读观察与思考 摘要:在卓越网上查询到适合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化学类图书75种,但单本发行数量远少于国内高中学校的数量;以课本为蓝本的解题类图书种类多,虽内容大致相似,但发行数量巨大。阅读让化学更具立体感,充分展现发现细节的科学性,帮助学生走出“解万道题”困境,去观察物质世界的亮丽的景色,体验无穷变化的美丽与乐趣,提高鉴赏力。 关键词:阅读 教辅资料 解万道题 青蒿素 效率陷阱 鉴赏力 1 问题的提出 2012年2月8日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办法等五个问题作了规定。)用“化学”作关键词查询,结果显示含“化学”的中文书名图书超过4700种。以书名及网站介绍作为依据判断,与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图书有487种。将这些图书分为以解题为主的教辅材料、化学竞赛和普通阅读三个大类,教辅材料类图书占79%(图1)。 2.1 适合普通阅读图书 适合普通阅读图书有75种,出书时间跨度为11年(图2)。出版数量保持了上升势头,说明阅读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作者方面,中国作者占比77%(图3)。相比之下,国外作者书后提供的参考书目较多,如柏廷顿的《化学简史》[1]所附参考书目有7页。从版次看,第一版65种,占87%(图4),其中《趣味化学》[3]是第14版。《化学污染:破坏环境的元凶》[4] 印次最多为6次,总发行数量是14900本。由于多数图书没有提供印数,以一次印数5千册估算,从印次上判断明图书的销售情况(图5),这75种图书单本发行量平均小于6千册。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5],2010年普通高中数量为14,058所,在校学生人数24,273,351,图书印数是普通高中学校数的五分之二。由此可以看出至少近五年时间,多数高中图书馆已经多年未采购化学类书籍,高中教师、学生基本未购买这类图书,人均阅读量接近零本。 2.2 教辅材料图书 教学辅导类的书籍是必要的。化学教材有三种版本,每个版本有5个模块,教辅材料种类多属正常现象。为386种图书可以分为学法指导、工具书、教材配套、高考技巧四类,以练习题为核心的教材配套与高考技巧图书占89.9%。与教材配套的资料特点是以习题来阐述知识,高考技巧类资料以历年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以及竞赛题改编而成。由于购买资料时间处在学期初,学生并不了解相关知识,更无法辨别质量优劣,在各种教辅材料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书的名称成为吸引人的要素。书名中都加进了突出“特色”的词汇,这些特色词汇随机放在任何一本书上,都没有什么不妥。这些词汇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作者关注的是考试,使用这些教辅材料必然把化学教育简化为特定知识范围内的解题能力培养,淡化了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特色与属性。这些强加在书名中的词语如下: 创新、锦囊妙解、原创、同步、优化设计、思维大革命、完全解读、资学通鉴、知识详解、培优、全优设计、精编、核心考点、精确打击、精练、提分攻略、轻巧夺冠、龙门专题、秒杀高手、倍速学习法、成功、鼎尖、高效全能、状元笔记、尖子生学案、满分、五星级、有方。 由于考试的压力,学生自愿购买的比率很高。这类图书针对当前教学特点进行专门设计,因教材变化以及新高考试题的出现,每年都有改版,加上有专门的直销团队,其数量巨大,即使是教育部也无法统计到具体数字。 2.3 教材相关知识的出处 苏教版《有机化学》[6]关于质谱法的解释:“其中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碎片”的某些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这句话很精炼,但在没有其他资料情况下很难理解。苏教版《化学2》[7]上原子半径数据与其他数据存在差异,见表1。 维基百科引用《化学物理期刊》(J. Chem. Phys)上的测量数据(1964, 41, 3199单位皮米,误差为5皮米)和通过计算得到数据(1963,38,2686)。单位维基百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4 授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钱永健在2002写《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有11项获奖。Thomson Reuter(汤森路透)公司根据来自全球最大的、学术文献质量最高的引文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R 的数据以量化方式确定诺贝尔奖学科领域中——包括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运用数据分析,每年做预测,预测了120人,19位获奖北京时间2012年9月10日11时根据CAS网站公布的物质种如图9所示。这个数字并不包括象根茎叶花果种复杂物质。从1990年公开报导的第1000万种新化合物,到2011年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第6000万种新化合物姜黄素[17],五千万种物质只用了21年时 参考文献 [1]/publicf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