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驾在新加坡的医疗活动与早期教会医院的建立动因.pdfVIP

伯驾在新加坡的医疗活动与早期教会医院的建立动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4 卷 第2 期(2013 年):159 ~ 172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4 No.2 (2013) 伯驾在新加坡的医疗活动与 早期教会医院的建立动因 颜宜葳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摘 要 美部会1834 年派遣来华的首位医学传教士彼得〃伯驾(Peter Parker )抵 达广州不久便因“律劳卑事件”引起的风波仓促转赴新加坡。此行目的并不是文献所 惯说的“学习中文并实践行医”,也不在事先计划之中。伯驾在新加坡开设了一间为 华人劳工服务的诊所,这是因缘际会的结果,也是他尝试行医传教方法的开始。诊所 开办得虽很成功,却没有得到美部会的支援,在伯驾返回中国一段时间后停办。尽管 当时的新加坡社会对于医疗设施的需求极其迫切,美部会及当时在新加坡活动的其他 各个新教差会始终未把行医传教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对这段过程的考察令我们有理 由认为社会的医疗需求并非新教差会建立医院的首要考虑,甚至可能不在它们的考虑 范围之内。 关键词 伯驾 教会诊所 传教行医 19 世纪 新加坡 中图分类号 N09:R-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441 (2013 )02-0159-14 行医传教是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也是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主要 途径,因此首位来华的医学传教士、由美国国外行道会理事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中文文献通常简称为 “美部会”)派遣到中国的伯驾医生 (Peter Parker, ① 1804 ~ 1888)的名字也就常常在有关的研究文章中出现 。伯驾一生经历丰富,在两次鸦片战争 前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又深深地卷入中外交往,治史者对他的评价自不免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西方学者,无论对传教活动是否持同情态度,一谈到伯驾便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借用齐鲁大学校 ② 长巴慕德(Harold Balme )在他1921 年的一份报告书中用到的比喻 :“欧洲大炮曾不能力举中 [1] 国的一门闩,而伯驾以柳叶刀令诸门洞开。” 中文研究文章则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将伯驾 [2, 3] 之类的传教士一律目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前驱 ,到今日很多研究者强调传教士医生在把先进医 学知识引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叙述的角度大幅转换。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承认伯驾是美 国新教差会派遣到中国的第一位医学传教士,关于他来华及开始传教行医的日期,即 1834 年 10月26 日抵达广州及1835年11月4 日他开设的中国首家近代西医医院眼科医局正式开门应诊, 所有的文献也并无异辞。 可是,从伯驾抵达广州到眼科医局开诊,中间有着一年以上的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伯驾在 收稿日期:2012-09-06 ;修回日期:2013-01-18 作者简介:颜宜葳,女,1962 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生理学史、中国医院史。 ① 目前在主要的中文数据库中稍加检索,便可发现行文中提及伯驾之名的期刊文章 1978 年以来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从开始的 每年数篇,到20 世纪80、90 年代的每年一二十篇,近两三年每年更逼近百篇之数。英语世界虽然近年来并未把伯驾作为研究 的热点,但几十年加起来,与其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可观。 ② 巴慕德这句话源出美国长老会牧师裨德尔(Elias R. Beadle )1865 年对杰弗逊医学院(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和宾夕法尼亚 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医学系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