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
鄂尔多斯的金融传染病
这个坍塌的样本城市何去何从?
2月21日下午1时许,鄂尔多斯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丁虎在东胜区富源小区北门外的一间临街铺面房内上吊身亡,据称其身上背负亿元高利贷。
这只是鄂尔多斯高利贷全面崩溃的一个最新注脚。由房地产泡沫破灭和高利贷崩溃合力作用的鄂尔
多斯经济,业已陷入萧条。
楼市连续数月成交惨淡,大量民间借贷拖欠款不还,商场、酒店、娱乐城消费大幅下滑,节后外地务工者不愿返回,出租车司机收入减半,人均GDP直逼香港的内地最富城市鄂尔多斯正一片哀鸿。
“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很多本地居民感叹幸福的日子怎么如此短暂?”鄂尔多斯市党委系统公务员靳绶媛(化名)说。
2011年专题调研鄂尔多斯高利贷问题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黎友焕表示,鄂尔多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它的教训与经验同样令人思考。
被巨债击倒的生命
“我正在门口打扫卫生,突然听到那间铺面房传来巨大声音,一位20多岁的小伙儿对着电话大喊着‘赶快派救护车来救人’。”2月29日,环卫工人朱女士指着一间门口贴着福字的铺面房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120赶到时,上吊男子已经身亡,警察和法医亦随后确认系自杀。
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司法局获悉,上吊自杀男子系该局派驻鄂尔多斯市监狱的工作人员丁虎。来自坊间的传闻称,丁虎因不堪高利贷债主逼债而寻短见,其身背过亿高利贷债务。
在过去的半年中,民间借贷盛行的鄂尔多斯因贷自杀事件已经发生数起,其中尤以2011年9月中富房地产开发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福金自杀身亡受外界关注。王曾担任东胜区人民法院院长,2.63亿元的债务令自尊心较强的他走向末路。记者在东胜采访期间,一位网友私下告知,某女老板因不堪借贷者逼债,举刀切腹自杀,后被送医挽回性命。
“如果继续拿不回来本金,还有很多人像丁虎一样活不下去了。”在记者返京途中,鄂尔多斯去年爆发的苏叶女案受害人陈女士致电记者,称自己被逼债而四处躲避,度日如年。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知,目前已经爆发并由警方侦办的重大高利贷案有多起,包括苏叶女案、白昊案以及本报曾率先报道的祁有庆案等。
连续爆发的高利贷大案严重冲击着当地的金融稳定和社会秩序。由于资金无法回笼,上线无钱支付下线,下线之下自然拿不到本息。如同传染病一样,有债不还,成为当地一种社会瘟疫。
2月29日上午,位于巨力大厦10层的东胜区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办公室(下称“打非办”)里人流不断。5位一同前来报案的市民向工作人员陈述,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他们即拿不到利息,想取回本金时,被告知无钱可还,因为投给开发商的钱,都陷在钢筋混凝土中而无法流动。
打非办工作人员说,为了受理报案,分局安排了3个中队轮流值班。对于具体受理了多少受害人报案,这位工作人员拒绝透露。
大厦一楼大厅的保安老刘说,打非办去年夏天成立之初,前去报案的人断断续续,11月份突然大面积出现。另一个高潮是春节前,最多时有200多人结伴而来。
另一处放贷人集中之处是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记者调查发现,从2月27日开始连续3天,在经侦大队二楼楼道里,总围着一些人,窃窃私语。这里常年公布警方正在侦办的高利贷案的最新情况。那些没能拿回本金的涉案放贷人,一有时间便会前去打听消息。
一位约60岁的老者对记者说,他2010年底将钱借给祁有庆,领利息刚满三个月,祁有庆案发,随后利息和本金都拿不到。在等待拿回本金的日子里,老人每隔几天就来到这里,希望等来好消息。像他这样的人,在东胜很多。稍显幸运的是,他已经从警方处拿回了20%的本金,余下大部分还未收回。
被高利贷毁灭的幸福
在东胜,民间流传着“十户九贷”的说法,高利贷之广,冠绝全国。
鄂尔多斯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汪达力(化名)说,那些因拆迁突然得到一笔巨款的人,在购买了房和车之后的余款大多数投入到高利贷中。多年以来,东胜老百姓养成了依赖高利息生活的习惯。以100万元为例,如以2分月利计算,一年的收入就超过24万元,这相当于北京两个高级白领的收入。事实上,2分月息在当地属于较低水平,一些急于用钱的商人,拆借的短期高利贷利息高达5分。
这些钱主要流向房地产、煤矿等领域。遇到好年景,高利息让放贷者生活安逸。2011年之前,鄂尔多斯楼价连续大涨,受此影响,开发商到处圈地开发。在康巴什新区、铁西新区,一栋栋高楼紧密相连。据了解,很多开发商的资金即源于高利贷。
据官方2011年10月底公布的数据,鄂市中心区累计建成房屋23.5万套,在建11万套,总计34.5万套,根据中心区人口折算,户均1.35套。当2011年中央对楼市展开调控时,鄂市楼市盛筵戛然而止。
房价停涨,楼盘滞销,老板无法按时支付下线利息,下线无法支付给三线,当这种状况持续4个月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