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教育家校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十大教育家校长 一、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的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大约30岁时,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改变了过去“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他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分年龄、不分地域,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在4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高足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都是“冠绝一时”的杰出人才。孔子还亲自为学生编写教材,《诗经》(相当于文学课)、《书经》(政治课)、《礼经》(道德伦理课)、《乐经》(音乐艺术美育课)、《易经》(哲学课)、《春秋经》(历史课)等儒家经典就是他收集、整理、编著的重要成果。孔子是中国校长第一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大师,是世界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⑴注意个性差异,“因材施教”。⑵善于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⑶学习与思考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⑷学习与行动相结合,“学以致用”,“听其言而观其行”。⑸在学习态度上,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⑹在学习方法上,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⑷在教师职业道德上,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⑻在教育管理上,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年轻时代就崇拜孔子,曾经长期游学在齐国,在“稷下学宫”勤奋学习研究并开始讲学。后因齐国被燕国的乐毅打败,聚集在稷下的学士各自流散,荀子也离开齐国前往楚国。齐襄王执政时,稷下学宫再度复兴,荀子携带弟子重新回到齐国,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一段时期。由于他学问博大、德高望崇,是当时资格最老的稷下先生,获得了“最为老师”的美誉,因此前后三次被师生公推为“祭酒”,即“稷下学宫”这所齐国国立大学的校长。他在稷下呆了十四年左右,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和吸收诸子百家之长,成为集先秦思想之大成的大学者和享誉后世的大教育家。后到楚国,任兰陵县令,不久即定居兰陵继续从事著述和讲学直至逝世。他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学生,其中韩非与李斯都是第一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而浮邱伯、毛亨、张苍则是当世了不起的名儒。 荀子的传世教育名言: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⑤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三、从四门博士、国子博士成长起来的国子监祭酒韩愈 你是否知道,“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还是一位名满天下的教育家。韩愈字退之,谥号文公,三十四岁时任职“四门博士”,从此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为了改变人们“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韩愈大声疾呼,写出了系统阐述为师之道的千古名文《师说》,并明确概括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十九岁担任“国子博士”,作《进学解》,强调德业兼修,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熟知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是他的治学名联。后来一度从政从军,均有不凡表现,在袁州刺史任上,治绩斐然,并培养出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在潮州为刺史时,他拿出自己的薪俸兴办学校。五十三岁的时候,出任“国子祭酒”,即中央官学“国子监”校长。他针对过去国学教师只凭资历的弊病,大胆改革以才学为标准。他自己的教学方法,也非常生动活泼,“讲评孜孜“,时而诙谐幽默,使人发笑,时而吟诗唱歌,听者忘倦。他选任新教师,每日组织会讲,学生竟来听讲,欣喜的奔走相告:“韩公来做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很快,国子监出现了焕然一新的气象。韩愈的执教经历,有力说明了校长是从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这一成长规律,选拔内行当领导,是促进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前提之一。韩愈任职期间,敢为人师,奖掖后进,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被称为“韩门弟子”,张籍、李贺、李翱、皇甫提、孙樵等人都是经他的指导提携,才成名成家留名史册。 四、投身教育事业达五十年之久的南宋书院山长朱熹 朱熹字元晦,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自幼聪颖过人,好读书,19岁中进士,24岁被任命为福建泉州同安县主簿,并兼管县学。为办好县学,他尽力选秀民为弟子,求名士做教师,以圣贤修己治人之道为教育内容,并建“经史阁”,搜集整理图书,供诸生观览。同安任满后,朱熹对仕途淡漠,从32岁到47岁15年间,退居武夷山”寒泉精舍”

文档评论(0)

999天才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