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钳(patchclamp)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pptVIP

膜片钳(patchclamp)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片钳(patch clamp)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蔡浩然 内 容 (一)生物电信号及电生理学的发展; (二)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几种钳位 方式 (modes or configuration); (三)脑片膜片钳技术; (四)在医学研究中应用举例。 (一)生物电信号及电生理学的发展 Galvani (1737-1798)发现生物电 1.临床上无创体表电信号记录 1)自发电(EEG、ECG等) 2)诱发电(AEP、ERG、VEP 和 SEP等) 特点 ①细胞群总体综合电位; ②是调幅信号; ③无创伤可从体表记录; ④信号较强(微伏以致毫伏级),S/N 大。 2. 神经元及受体 神经元(neurons): 胞体(细胞).树突.轴突.突触。 受体(receptors): (1) 作用剂:激动剂;拮抗剂。 (2)分类: 1. 按激动剂分:谷氨酸型; γ氨基丁酸型; 乙酰胆碱型等等; 2. 按反应分: ionotropic; metabotropic. 离子通道(channels): 1. 离子: (Na+, K+, Ca2+,Cl-.) 2..基因: (TASK, HCN.等等) 类脂双分子膜及通道蛋白 3.胞外和胞内记录 特点: 1)单细胞放电; 2)一般是调频信号:All or None , 0 or 1 系统; 3)需暴露器官和组织; 4)幅度为mV级,duration (?S→mS)。 胞外记录:脉冲甄别器。 胞内记录:要求轴突或胞体较大,膜的半透性、膜电位、静息电位、去极化、超极化、超射、复极化、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 spike, fire) 电信号及电流强度 (二)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几种钳位方式(modes or configuration) 1.膜片钳技术原理 (1)钳位电压的作用,“钳”的意义(clamp)。 (2)小膜片(patch),电源的电阻越大,噪音电流越小。 1. 电压钳(CV):记录信号电流(pA),可作I-V曲线, 最常用,小细胞可作全细胞记录; 信号源的热噪声公式:σn= (4KT?f/R)1/2 2.电流钳(CC):记录信号电压,一般钳在“0”pA 下。 2.几种钳位方式 常用的四种膜片钳方式: 1)细胞贴附式(cell attached); 2)外面向外膜片钳(outside out patch); 3)内面向外膜片钳(inside-out patch); 4) 全细胞记录(whole cell recording)。 四种膜片钳方式的形成 实验标本不同可分为: (1) 分离细胞膜片钳:研究离子通道、克隆基因, 较容易,但在人为环境下。 1.培养的单细胞; 2.从组织(心肌等)分离出单细胞; (2) 脑片膜片钳:Blanton(1989) (3) 在位膜片钳。 (三)脑片膜片钳技术 1.优点: (1) 更接近在原位环境; (2) 可研究突触(synapse) 的受体和机能; 2.脑片制作(以Xenopus为例) 1、动物断头,在4~5℃的冰——任氏液中取脑; 2、溶液充氧(95%)与CO2(5%)混合气; 3、刀片,丙酮浸泡; 4、低熔点琼脂溶液包埋,-18℃约5分钟; 5、振动切片机,切成300 ? (200-500?)的脑片; 6、低温(5℃)蔗糖溶液,孵育30-45分钟; 7 、室温任氏溶液孵育30分钟以上后开始记录; 3.电流(压)记录: 1.记录小室(Chamber)用充氧任氏溶液灌流(流速1.5-2.0 ml/min) 2.将脑片转入小室并用小银丝压住 4.全细胞记录与传统的细胞内记录的差别: 1、对细胞损伤较小; 2、电极内液与胞内溶液可以很好交换; 3、不需要大细胞,10? 的神经元即可; 4、可以改变和控制膜电位(HP)。 5.全细胞记录的几点要求: 1、溶液必须非常洁净和新鲜,电极内液须用0.2?的过滤器过滤; 2、电极要临时拉制(2小时内); 3 、在电极进入溶液前加正压。 6.几种脑片膜片钳方法: [用顺置(up-right)40倍显微镜] 1、清洁(cleaning)脑片法(图) 2、盲(blind)法 3、NIR-DIC成像,水镜头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