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pdfVIP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10,30(7):101107 ?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 周 妮 朱 莉 郎志宏  黄大窻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 植物受到虫害后释放萜类化合物吸引害虫天敌的间接防御是一种新颖且环保的抗虫模 式。植物受到害虫危害等因素诱导后做出响应,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调控,释放萜类物质,害 虫天敌顺着这些萜类物质找到害虫,通过捕食或寄生于害虫体内的方法来消灭害虫。在实际应 用中,可考虑利用直接和间接防御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萜类 间接防御 诱发因素 萜类合成酶 中图分类号 Q946.8   虫害和病害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 现昆虫口腔内的分泌物在诱发“间接防御”中发挥了关 于虫害,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植物采取分泌各 键性作用,这些来自昆虫口腔的分泌物主要是脂肪酸 种毒素、阻食剂的方法来抵御虫害,如蛋白酶抑制剂、 氨基酸轭合物、脂肪酸、酶和多肽类的物质。 淀粉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和几丁质酶等。其他来源   最早在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幼虫口腔分泌 的抗虫物质,如来自微生物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物中分离的化合物N(17羟基亚麻酰基)L谷氨酰胺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营养期杀虫蛋白、异戊 [N(17hydroxylinolenoyl)Lglutamine,简称 volicitin], 能诱导受到机械损伤的玉米幼苗释放芳樟醇、(E) 烯转移酶等和来自动物的昆虫毒素、咽侧体静体激素 β 等都是直接作用于害虫的“直接防御”方式。 法尼烯、(E)4,8二甲基1,3,7壬三烯、(E)橙花叔   十多年前荷兰和美国的学者首次发现某些植物在受 醇、吲哚等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寄生蜂[4]。 [12]   在南美沙漠蝗中发现的caeliferins是一类非鳞翅 到虫害后会释放有机挥发化合物以吸引天敌 ,此后人 们对植物防御虫害的模式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吸引天敌 目激发子,它们是含有 15~20碳的脂肪酸,其中16碳 的同型物最能诱导挥发物的释放,当玉米幼苗用5l 来消灭害虫的“间接防御”已在多种植物中发现,被有机 μ 挥发化合物吸引的天敌以捕食和寄生两种方法消灭害 caeliferins处理后,其效果与用100pmol的volicitin处理 虫。这些有机挥发物中以萜类居多,因此人们把目光聚 和害虫咬食2h基本相同,可以诱发吲哚、单萜、倍半萜 [3] [5] 集于这一类尚未完全了解的次生代谢物上 。 以及它们11碳和16碳的同系物 。    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除了具有纤维素的糖 β β 1 昆虫及其他诱导萜类化合物产生的因素 化作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