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涯的乡村写作——兼论杜涯的挽歌情调和死亡意识.pdfVIP

杜涯的乡村写作——兼论杜涯的挽歌情调和死亡意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 歌 理 论 与批 评 ·当代 文 坛 ·2011.6 杜涯灼 乡村写作 兼论杜涯 的挽 歌 情调和 死亡 意识 连晓霞 摘 要:杜涯的乡村写作,在90年代的诗坛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她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上,写 出了底层农民的生存样态,呈现了9o年代乡村的真实图景,充满了挽歌的调子和漂泊的情怀。另一方 面,超常的意象组合和叙事结构,又形成了杜涯诗歌悲凉的底色。 关键词 :杜涯;乡村写作;死亡意识;结构 在90年代的诗坛上,杜涯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以其 的呈现与审视,也有对健康人性的寻找。城与乡的二元对 大气、磅礴、沉郁的诗歌特质奠定了其在当代诗坛上的独特 立是杜涯诗歌的潜在结构,这源 自杜涯在城市中的遭遇。 意义。尤其是她笔下的乡村图景,至今成为人们心中一抹 《致河南诗歌界的公开信》和杜涯的自述表明,杜涯在城市 温馨的记忆,也引发了人们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中的生活是窘迫的、极不适应的,充满着焦虑甚至痛苦的情 感。因此在诗歌中她反复抒写对童年时传统农村生活和农 一 城市与乡村:无处安放的灵魂 业社会的怀念。 “乡土”是一个温馨的词汇,它因此成为文学表现的永 与城市的喧嚣相比,乡村是被遗弃的、无人光顾的地 恒主题,也成了杜涯反复抒写的对象。“我是一个地道的农 方。在杜涯描写家乡的诗歌中,出现的总是寂寞等候的老 民的女儿,它是我的身份证。”④由于出身的直接影响,杜涯 人、破败的家屋、一座空空荡荡的庭院。杜涯甚至担心守园 的创作总是与故乡和底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杜涯的多数 的老人 “是否能守过冬天,守过这一园的寂寞”(《桃园之 诗歌都是写故乡许 昌朱庄的人和事,以及发生在此地的童 冬》)。在这里 “老人”是一种象征,“老去”是他们的生命的 年记忆,充满着挥之不去的乡愁感。杜涯的诗以一种回望 样态和必然的生命轨迹。作者以此来隐喻乡村的衰落是历 的方式,以一种苦涩而悲悯的情感注视着生于斯长于斯的 史的必然。 那片土地,为逐渐失去的乡村图景谱写了一 曲曲悲壮的 另一方面,杜涯以回忆的方式记述童年的乡村,记忆中 挽歌。 的乡村是美好与死亡并存的,杜涯以她的诗写出了乌托邦 到了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已逐渐边 社会的虚幻性 ,诗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飘满了孩子的尸 缘化,成了仅供凭吊的废墟和遗址。“城市是人造的,乡村 体。与此相对应,在杜涯的诗歌中反复写到葬礼和祭祀仪 是上帝造的”这一认识早已成了明Et黄花。乡村不再是诗 式,如 《桃花》、《椿树》、《为一对老夫妇而作》,形成了挽歌 意的存在和心所向往的地方,而是一个 日益凋敝和破败的 的情调。作者用 “老去”、“死去…葬‘礼”为我们寓言了9O 存在 。而杜涯的独特意义在于,她 以其来 自最底层的生命 年代乡村的尴尬处境。 体验,给我们呈现了90年代乡村的真实图景,以此来纠正 然而,在杜涯这类诗歌中又埋藏着长歌当哭的悲凉和 人们对乡土的想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回望乡土有两种 深深的眷恋。城市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物质的极大丰 情形:一种是鲁迅式的启蒙作家,他们对底层农民的精神状 富,另一方面却是自然人性的异化,人与人之I司冷漠程度的 态给予了冷峻的剖析和审视;另一种是沈从文式的田园牧 增加。那么,在城市中备受冷遇的杜涯,可以说是深有体 歌般的吟咏,他为我们提供了想象中国的另一种方式,他以 会。因此,对传统伦理道德、对亲情、乡情这种朴素情感的 一 种浪漫、美好的想象,试图建构 “人性的小庙”以对抗城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