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 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35卷第 1期 JoURNALOFQINGHAINATIoNALITmSINSTITUTE VoL.35 No.1
2009年 1月 (socialsciences) Jan.2009
略论萧红乡土小说的讽刺艺术
党永芬
(青海民族学院,青海 西宁810007)
摘 要:萧红以杰出的讽刺批判艺术,深刻展示了病态、落后与原始的乡土民俗文化,从而使人们从历史、民俗、文化的角
度,真正切入中国乡土社会的内部,了解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和乡土社会的真相。
关键词i萧红;乡土小说;民俗文化;讽刺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1000—5447(2009)O1-0152—0.4
萧红 (1911一l942年),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 生活洒上了一层美丽、充满温情而又不免凄凉的稀
兰县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富有天才 薄月光,使故乡呼兰河的生活尽管平庸,人们尽管十
的女作家。在她31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共出版了 分普通,但这里 “依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
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多种体裁的文 不能不使你眩惑”。…在小说中,萧红总是遗忘了自
学作品集 11部,创作总字数近百万字,显示了不可 己小说家的身份,情不 自禁地扮演起抒情的角色。
多得的艺术才情和创作生命力。萧红同时也是一位 《呼兰河传》写童年时的后花园:“花开了,就像花睡
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民俗文化色彩十分 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
突出,从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
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崛起于20世纪 2O年代中 是 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童年
期,鲁迅 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乡土文学的发展开辟 中的后花园纯粹是一幅 自由自在 的自然世界,这何
了道路,他的 《故乡》、《阿Q正传》、《风波》等,以圆 尝又不是作者幻想的世界呢?陈平原教授有一段话
熟单纯而又丰富多样的手法,展示了乡土气息与地 说得好 :“也许,离家时年幼,太阳刚刚升起,更多地
方色彩颇为浓郁的风俗画面,而且直面惨淡的人生, 看到人生光明的一面,不知不觉美化了故乡;也许,
在作品中昭示农村的苦难、愚昧、衰败、落后,大胆地 距离产生了美感,阔别多年,远在天涯的人往往乐于
写出了农民精神的愚昧和命运的苦痛 ,笔调滞涩、重 沉醉在童年与故乡的回忆中,品味那永远消失了的
浊、抑郁、素朴,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给现代乡土小 岁月;也许,因为憎恶周围环境的污浊,于是无意中
说作家以极深的启迪和影响。萧红深受鲁迅乡土小 虚构了一个作为精神寄托的故乡。这种种因素相互
说写实特点的影响,同时又将女性的明丽作为一丝 交织,故乡的形象在游子心 目中越来越美好,越来越
亮色,融入粗野、暴烈的民风的叙写当中,对落后的 圣洁。” 熟知萧红的人都知道她童年的不幸,故乡
民风异俗,她不是采取猎奇,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位 并没有给予她美好的过去,她只是在虚构一个清新
置上去质疑拷问。因此,其乡土文学中蕴涵着深刻 明丽的花园世界,寄寓 自己重返童年的愿望,表达 自
的批判和讽刺意味。 己因一生不幸而寻求慰藉的精神想象,更有对人生
像许多乡土作家一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