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藏》的刊刻及其在日本的流播.pdfVIP

《嘉兴藏》的刊刻及其在日本的流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期刊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借鉴!!

2011年 lO月 古代文明 October.2011 第 5卷 第 4期 TheJournalofAncientCivilizations Vo1.5 No.4 [东亚历史文化] 《嘉兴藏》的刊刻及其在 日本的流播 章宏伟 提 要: 嘉兴藏》是中国万历时期开雕的一部私版大藏经。大庭修编著的 ((宫内厅书陵部 藏舶载书 目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公元 1694—1754年期间 (清康熙三十三年至乾隆十九年,日本 元禄七年至宝历四年)中日佛教书籍交流的盛况。本文通过考察 舶载书 目》记载的 嘉兴藏 , 纠正大庭修关于此时期输入 日本佛教典籍的保守判断,确定这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高峰时 期, 嘉兴藏 在中日佛教典籍交流中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 嘉兴藏 ((宫内厅书陵部藏舶载书 目 中日交流 佛教书籍 佛教东传 ,在东亚地区有广泛的信众 。汉文大藏经在东亚的环流在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着特别的 意义,遗憾的是 目前学界对此研究很少 。大庭修先生是持渡书资料搜集和研究的开拓者,他长期研究 日本江户时代 中国书籍的输入 问题 ,整理 了大量相关资料,形成 了独具一格 的丰硕成果,他编集 的 《江 户时代唐船持渡书研究》资料编、 《宫内厅书陵部藏舶载书 目》都是极好的专题资料,为后继者的相 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即是基于大庭修编著的 《宫内厅书陵部藏舶载书 目》,对 《嘉兴藏》 在 日本的流播做进一步探讨。 一 、 《嘉兴藏》的刊刻 《嘉兴藏》是明代继 《初刻南藏》、 《永乐南藏》、 《永乐北藏》3部官版大藏经之后开雕 的一部私 版大藏经 。它谋刻于万历初年,初刻于山西五台山,后移至杭州径山寂照庵等处继续雕刻,直到清代 嘉庆年间才终止补刻,历时200余年。因其在浙江嘉兴楞严寺流通发行而称为 《嘉兴藏》或 《楞严寺 藏》,以其雕版存贮于浙江径 山寂照庵亦名 《径山藏》,由于它的版式呈书本册装又称 《方册藏》,以 正藏 的刊刻年代作 《万历藏》,依主其事者称 《密藏本》,又该藏传至 日本,被 日人称作 《支那藏》或 《明藏》。该藏别名之多,实为诸藏之冠。 目前学界一般称作 《嘉兴藏》。 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保存并流传 的大藏经版本虽多,但当时宋元的版刻多已散佚。 明代刻藏,虽有两部 《南藏》,但到万历年间,人们不仅 已不知明初 曾有过 《初刻南藏》,而且还误认 为大报恩寺所存 《永乐南藏》经板一副是圣祖朱元璋时刊造 的。如万历后期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 葛寅亮撰 《报恩寺九号藏经并藏殿碑记》记载 :“圣祖甫戡世乱,即究性宗,特 以藏经授副墨,贮之 报恩,用广流布。成祖复刻于燕 ,厥有南北藏。北藏非请 旨不可,而南藏辖之祠部 ,朝 以牒出,夕以 ※ 本文 由 “故宫博物院2010年度科研课题经费资助 ”。 45 楮入。” 明进士吴郡俞彦撰 《大报恩寺重修藏经殿记》云:“南藏之有镂板 ,自高帝始也 。其庋而置 之经堂,则文皇命也……钱塘葛君 ,昔以仪曹署祠事 ,补经板之缺,厘经役之蠹,僧众便之 。”虽有 《南》、 《北》二藏,然而 《南藏》以梵夹为形式,印价昂贵,且其版因印造过多,岁久腐朽,字迹模 糊不清,几乎 已不能成读; 《北藏》版本虽较为精审,板也完好,字画清 白显朗,但存于宫内,请印 甚为不易;如果不是朝廷诏赐,即使是著名的丛林,也无力为之。如释道开在 《募刻大藏文》中所说: “今宇内所行,惟南北两藏。 《北藏》既在法宫,请施非易; 《南藏》虽行诸郡,印造犹艰。僻壤幽岩, 何 以取办?”。冯梦祯在 《刻大藏缘起》中说得更为具体:“宋元间,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碛砂、吴兴 之某寺、越之某寺等俱有藏板 ,不啻七八副。”“迨 国朝仅有两京之板,而诸方之板尽废 。北板稍精, 而藏于禁中,请印甚难。今江南诸刹所有,皆景泰问敕赐物也。南板印造虽易,而讹谬颇多,愈改愈 甚,几不成读。然印造装潢,其价亦百金以上。以故山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