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期刊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借鉴!!
_
墨罄 蓦譬
《灵枢》病因病机学说探析
麦舒桃
(广东省 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摘 要 《灵枢》病因病机学说是q-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病 因学说按外感、内伤分类,并体现整体观念。病机学说
着重运用邪 、正之间的斗争及其力量对比准确反映疾病 的发展机理,强调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 .以把握疾病的基本
病机 ,并且反映中医动态认识疾病 的独特方法。
关键词 灵枢 病 因学 中医病机
中图分类号 R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1)10—0008—02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 文根据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病变部位的不 同.按
构成 《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 《内经》详细 “病生于阴”和 “病生于阳”分为两大类 .这种划分和
论述了疾病 的病 因、发病机制 、疾病的总体变化机 认识病 因的方法 ,成为后世病因分类的基础 。病 因
理和疾病 的病变机理,形成 比较系统的学说 ,从而 划分的方法既强调外来致病因素 。更突出了人体对
奠定 了中医病机学说的基础…。现就 《灵枢》病 因病 致病因素的反应部位 ,这种 “同气相求”的阴阳上下
机学说 内容特点试作探析如下。 对应关系 ,反映了病因学鲜明的整体观念。
l 病因学说开创病因学按外感、内伤分类的先河 3 病机学说着重运用邪、正之间的斗争及其力量对
病 因是指引起疾病的原 因。又称为致病因素 。 比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机理
《内经》对病因作 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 了初步的分 3.1 邪、正与发病的关系 《内经》首先提出 “病机”
类 。 《灵枢 ·顺气一 日分为四时》日:“夫百病之所始 的概念。百病皆生于 “燥湿寒暑风雨 ,阴阳喜怒 ,饮
生者 ,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 ,阴阳喜怒。”经文首先 食居处”。外界病因是致病的条件 。然而 《灵枢 ·百病
指出了多种疾病是 由风、雨 、寒 、暑 、燥 、湿等外邪和 始生》有 “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和 “两实相逢 ,
喜怒不节等情志因素引起。前者后世发展为六淫学 众人肉坚”者 ,或者 《灵枢 ·五变》中 “同时得病 ,其病
说 。后者则泛指七情过激。通过这个论述 ,开创了病 各异”者 ,因此 ,经过对疾病的发病机理作 了深入研
因学按外感 、内伤分类的先河。此外 ,《灵枢》亦颇为 究,《灵枢 ·百病始生》提出了反映中医发病学的基
重视饮食 、房室劳倦等致病 因素,《灵枢 ·百病始生》 本观点:“风雨寒热,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
即有 “醉以人房 ,汗 出当风伤脾 ;用力过度 ,若人房 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疾病的
汗出浴 ,则伤 肾。此 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之说 。 发生与否,不仅取决于致病 因素是否存在 ,而且取
这些致病 因素因每先伤六腑或精血 、筋骨、肌肉,与 决于正气 的强弱盛衰。 《灵枢 ·口问》日:“故邪之所
七情过激直接损伤五脏气机者有 区别 ,故与虫兽金 在 ,皆为不足。”正气虚是发病 的内在原因.邪气则
创等另立一类 ,后世称为 “不内外因”。 是致病的重要条件 .正气强盛 。能够抗御致病 因素 ,
2 病因学说体现显著的整体观念 这就是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取决于
《灵枢 ·百病始生》指出 “喜怒不节则伤藏 ,风雨 正气与邪气力量 的对 比以及斗争结果 。正气抗邪 、
则伤上 ,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 ,所伤异类”。由此强 邪气伤正是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中的主
调伤人上中下的不 同邪气 .能作用于人体 的上中下 要矛盾 。正气盛 ,邪气不甚 ,则不发病或病 向愈 ,反
部位 。随之文中进一步指出 “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 之 ,则发病或病加甚 。正邪的强弱盛衰是相对的、相
于阴,或起 于阳”。风雨寒暑 自天而降.伤于人体 的 比较 的,没有绝对的正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维广义圆柱Kadomtsev-Petviashvilli方程精确解.pdf
- (CKA6150-20701A)数控车床主轴加工工艺难点分析.pdf
- .NET技术在天然气净化厂生产系统中的应用.pdf
-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pdf
- “90后”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pdf
- “Chinese Wall”安全策略中的委托研究.pdf
- “WTO法”的魅力——以中国案件为例.pdf
- “摆”是一种傣族消解社会身份的宗教仪式——读《芒市边民的摆》.pdf
- “班导师+导师工作室”制度对学生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pdf
- “北京现代班”合作项目运行实践及启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