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注释史通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掌报(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1-期/2013年1月 JournalofLanzhou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41No.1/January,2013 杜诗注释史通说 杨永发1 侯桂秀2 (1.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内容摘要:着眼于杜诗注释的历史,讨论了杜诗注释的格局和发展走向,将杜诗注释的历史大致 划分为四个段落,即杜甫诗集基本面貌的形成为第一阶段,杜集注释本逐渐发展为对多家注本的 整合形成集注本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强调个人见解、充分抒发个人观点的注本的繁荣,第四 阶段是全方位关注杜诗的解读、传播而形成杜诗学。同时指出杜诗注释的九个方面的发展趋向, 如从诗集编注演化为文学批评,从编纂全集校注本转移到选集选注本,由编制年谱、小传发展为 诗人评传,对诗人和诗歌的研究逐渐转向收集资料和编纂综合工具书,由单独研究延伸到比较研 究,从文学的领域扩展到语言学领域,还有从杜诗本体研究转向对注家注本的研究、从学术研究 拓展到艺术表演,等等。 关键词:杜甫;杜诗;注释;注本;杜诗学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13)01—0055-06 杜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受到古 十岁以前“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 今中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历代注释情况来看, 余篇”(《进雕赋表》),书法作品“有作成一囊”(《壮 杜甫所获得的重视是绝无仅有的。张忠纲等编著 游》),可见杜甫并不讳言自己的创作,怎么竟然不 的《杜集叙录》搜集了古今中外或存或佚杜集文 提六十卷文集如此重大的事情呢?即便是有文集六 献1261种,其中宋以前文献14种,宋代文献124种,十卷行于江汉之南,怎么人刚去世,就只能收集到 金元时期28种,有明一代171种,清代416种,现当不足三百篇的数量了呢?而且既然宗文宗武“近知所 代文献350种,国外文献158种。在中国文学史上,在”,樊晃也有“求其正集,续当论次”的计划,为什 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引起如此多的研究,有如此之多 么不找到杜甫二子,刊行六十卷杜集呢?这些问题, 的集本、注本,是空前的。可以说,一部杜诗注释史, 凭现有资料,是无法讨论清楚的。但《旧唐书·杜甫 就是一部中国诗歌传播史。 传》认为杜甫“有集六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也 著录“《杜甫集》六十卷”。宋代王应麟的《玉海·艺 一、杜诗注释史的大致段落 文略》著录云:“《杜甫集》六十卷,《小集》六卷,樊 晃集。”不知是见过该书,还是仅据樊晃序而言,姑 (一)杜诗的收集与杜集基本面貌的形成 且存疑。但既然如此多的说法存在,杜甫可能自己 据杜甫离世后不久为他编行诗集的润州刺史樊 编订过六十卷诗文集,而没有刊行。 晃之说,杜甫生前曾自编过诗集六十卷,樊晃《杜工 部小集序》称:“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之南。…… 按照吴粼杜工部集序》、蔡梦弼《草堂诗笺序》, 江左词人所传诵者,皆公之戏题剧论耳……今采其 后晋开运二年(945)有一种官方刊行的《杜甫集》, 遗文,凡二百九十篇,各以事类,分为六卷,且行于 但卷数不详,也不见公私书目著录。又据王洙《杜 江左。”可见杜甫的诗作数量是十分巨大的。但这里 工部集记》、王彦辅《增注杜工部诗序》,五代时还 有一个疑问,依据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之杜诗学 有孙光宪的杜集和郑文宝的《少陵集》。到了宋代, 第一个编纂杜集的是孙仅。孙仅生于公元969年,卒 年表,樊晃编订《杜工部小集》是在大历六年(771), 也就是杜甫辞世的第二年…1337。既然生前就刊行了于1017年,其所编杜集已不可见,但《钱注杜诗》 六十卷的《杜甫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