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难背后的反思 白龙江,嘉陵江的支流,跨甘肃、四川两省,发源于川甘边境的岷山北麓,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 州舟曲县城穿城而过,江水滋润的两岸土地,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藏乡江南、陇上桃花源” 。 8月7日深夜的一场强降雨改变了一切,由此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将熟睡中的山间小城撕裂了一道 口子,180万立方米泥石顷刻间把县城由北向南约5公里长、500米宽的区域夷为平地。 泥石流所经之处,房屋被摧毁,生命猝然消逝。截至昨日,已有1435人遇难,330人失踪。 一夜之间,昔日宁静的小城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泥石流还裹挟着大量沙石冲进白龙江,形成巨大的堰塞湖。白龙江河床平均抬升6米多,河道由70多 米骤然扩宽到100多米,两岸民房被淹。 1998年洪灾 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2003年“非典” 波及我国266个县市,死亡人数349人。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洋海啸 遇难人数约30万人 2005年全球禽流感 2009年全球甲流 2008年 中国的灾难年 雪灾 列车相撞 汶川地震 公交车爆炸 2010年 中国的灾难年 西南大旱 山洪泥石流 暴雨成灾 玉树地震 海地地震 近30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震后300万人无家可归,成为难民。海地经济几乎崩溃。 着火面积19万公顷,53人死亡、500余人受伤,超过2000间房屋被毁,一度威胁首都莫斯科。 俄罗斯大火 五分之一的国土被洪水淹没,1600余人死亡,2000万人(相当于巴基斯坦总人口的九分之一)无家可 归,600万人需要靠临时救济生活。 巴基斯坦大水 2010年舟曲泥石流 看到这些灾难,你做何感想? 在团结一致、救死扶伤、奉献爱心、重建家园的同时, 还要去反思灾难背后的原因。 许多看似“天灾”的背后,亦有很多“人祸”的因素, 我们在擦干眼泪的时候,不能不认真总结、汲取教训。 面对这些灾难,我们应该做何反思? 看似偶然的灾难背后,有什么样的必然的因素? 冷静沉思、睿智反思、理性深思 舟曲今昔对比 《南方周末》对舟曲泥石流的报道中,记者用这样的句子描述他们看到的大灾后的舟曲地貌: “举目四望,几乎所有山的石岩都裸露在外,像是一个没衣服穿的贫苦老人,这还是造林20年后 的结果。很难想象,这里的泥土曾孕育过举世闻名的原始森林。在舟曲老一辈人印象中,森林茂 密的舟曲常被冠以‘不二扬州’、‘甘肃江南’的美誉。48岁的冯虎林从小在三眼峪看到的也都 是一片林子,‘最大的树,一个人抱都抱不住’。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后是矿产,对于自然 资源的掠夺就像嚼甘蔗一样,一节一节地把舟曲嚼干。” 我们是灾难的受害者,也是自然的破坏者。 天灾人祸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天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的因素”。 有反思就要有改变,不要说自己的力量太小,改变从身边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切不可“以善小而不为、因恶小而为之”。 面对这些灾难,我们应持什么样的心态? 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行动? 怎么去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要敲响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的警钟 不顾一切的资源开采,不讲规律的盲目冒进,不求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增长,不要科学的追求经济效益等,都是眼下大量存在的现实。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无论多么了不起的人,在大自然面前都小如一粒尘埃,我们一定要敬畏自然!想一想: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和水,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各种食物,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源,哪一样不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可是,我们总不感恩,总是不满足!现在,大自然已经开始变得浮躁了,不得不让我们有所改变。 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把问题考虑的长远一点,把目光放远一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的多一些。 灾难我们不怕,怕的是灾难一再复制,救灾的手段与过程也一再复制。这就不能不说是问题了。 二要拷问我们平时的工作前瞻性是否到位 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基础工程质量低劣、各地抗灾能力的差距、防灾减灾观念的陈旧、工作态度的人浮于事、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到位,诸多弊端的综合,不能说不是一次次灾难损失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在每次灾难背后多一些反思、多一些警示、多一些扎扎实实的改变,把基础工作做的更扎实一些,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更到位一些,我想,我们的损失会越来越小。 三要拷问我们的基础工作是否扎实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但所有人都务必知道的是,逝者如何安息,生者何以坚强?面对灾难,我们应该痛定思痛,认真汲取教训,改变我们过去不适合自然规律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只有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建设更美好的家园。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不会被一次又一次的破坏,我们的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妇科阴道炎》PPT课件ppt.pptx VIP
- 2025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所属二级企业部分岗位社会招聘3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匹克球主题团建活动方案.pdf VIP
- 2021年中华护理学会10项团体标准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docx VIP
- TAVI(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后护理.pptx VIP
- 《中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pdf VIP
- 冷冻食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docx VIP
- 2023年新疆水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围墙施工方案(围墙施工方案).doc VIP
- 中职中专新生入学开学第一课教育精品(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