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时钟---计算时间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时钟——计算时间的方法参赛队员:薛宇皓指导老师:周建军 学 校:清华附中联系电话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目录摘要3Abstract3一、探究历程4二、理论推导51.理论公式52.所需数据53.β和β’的物理意义54.推导过程51)模型一52)模型二83)模型三105.相关注释116.所用到的理想状态12三、实际测量及数据131.测量工具132.实际测量中的问题133.解决方法134.数据有间断的原因175.实际数据及计算结果17四、误差分析181.误差原因分析182.对数据表中理论与实际差值的解释193.对错误公式的分析19参考文献21附录21太阳时钟实测数据及计算结果表.xlsx21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用影子长度来计算时间的方法。对于一个阳光下的物体,在每一固定地点和时刻总有一定长度的影子。于是我将用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影子长度、物体高度、当地纬度、日期4项变量推算当地时间的方法称为“太阳时钟”。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当地时间与影子长度、物体高度、当地纬度、日期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通过大量实际测量数据加以验证、对误差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解释。关键词:影子长度 当地时间 模型 测量数据 误差分析Abstract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f calculating local time by the shadow length of an object.In the sun, every object has a certain shadow length at a particular point of time. My study, titled the solar clock, is to calculate the local time by using four variables, namely the shadow length of an object on the horizontal surface, the height of the object, the local latitude and the date.The function expression in my study is obtained through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time and the shadow length, the height of an object, the local latitude and the date. And then it is verified by actual measurement data. The errors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actual time value are carefully analyzed and reasonably interpreted.Keywords: Shadow length, Local time, Modeling, Measurement data, Error analysis探究历程在2011年8月,高一入学军训时我产生了研究这方面的想法。因为军训时教官不让带手表,便想到用物体影子长度估算时间的想法,但是当时没有成功。回家后成功推出一个计算公式(所需数据见 二.2)。开学后零星试验了几次,发现精度还可以。不过后来(2012年7月)被数据验证是错误的。从2011年11月22日起,正式开始收集数据。一个理论的正确需要大量全方面的实验来验证,更何况公式还有一定误差。我决定收集一年的收集,以便验证其在一年中各个时段的正确性。但在不同纬度上的正确性没有数据验证。2012年3月开学后,作了二项修改。一是考虑了大气折射的影响,新公式为(所需数据见 二.2)二是改变了测量地点,使测量更精确(详见 三.3.①)。2012年7月,通过分析半年多的数据,发现原公式有问题(详见 四.3),并重新推导出正确公式(详见 二.1)。此外,还对“测量地不绝对水平”问题所造成的误差进行了理论计算,估计出其影响(详见 四.1. ①)。但原错误公式可以较好的与数据符合,还没有很好的解释。理论推导理论公式其中所需数据t0 :当地当天时间正午(一般认为是12:00,但实际不是)ω :地球自转角速度x :与当年夏至相差的天数α :当地纬度 (北京:40°N)h :物体高度s :影子长度n :地表空气折射率(一般采用大气折射率,1.00029)β和β’的物理意义β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角β’为当时太阳高度角的余角推导过程模型一θCO太阳光C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