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农艺性状苜蓿种质材料筛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良农艺性状苜蓿种质材料筛选 王照兰 杜建材 田青松 李青丰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摘 要 ] 试验对来自中国新疆南、北僵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伊朗和前苏联等国家 的49 份苜蓿种质材料进行了越冬率、田间生物量、干鲜比、叶茎比、种子产量、春季生长 速度、刈后再生速度、株高等 14 个指标的农艺性状测定,通过供试材料各项指标综合农艺 性状评定及聚类分析,结合田间抗性(抗病、抗旱)、室内遗传多样性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 (另文发表),筛选出了一批在当地表现出优良农艺性状的苜蓿种质材料。 [ 关键词 ] 苜蓿 种质材料 农艺性状 筛选 从形态学或表型性状来研究生物遗传变异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表型性状 的评价包含表型的定性评价(如花的颜色、株型等)和定量评价(如株高、产量等)。通过 表型的描述和农艺性状的评价,可以初步了解不同种质材料(品种)的遗传特性和育种利 用潜力,从而筛选具优良农艺性状的苜蓿种质材料和育种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在呼和浩特市区和呼和浩特南部郊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试验地进 行。呼和浩特市区和呼和浩特南郊试验基地,均位于阴山山脉大青山以南的黑河平原上, 地理位置分别为北纬 40 °48 ′,东经 111°41 ′和北纬40 °34 ′39 ″,东经 111°45 ′56 ″;海拔分别为 1060 米和 1065 米。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干旱、寒冷、多风沙。年 平均气温 5.8-6.3℃,7 月份极端高温 37.3℃,1 月份极端低温-32.8℃,≥10℃积温 2700 ℃ 以上,无霜期 130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430-450mm 。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型典型草原亚带。 土壤类型为浅色草甸土,砂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 1.31%和 0.6% 。 1.2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了来自中国新疆南、北僵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伊朗和前苏联等国家的 49 份苜蓿种质材料(见表 1)。其中,代号85 的为北疆材料;代号 86—117 的为南疆材料: 代号 118—147 的为国外材料。 1.3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 1.4.1 农艺性状测定 ⑴ 越冬率:第二年春季返青后,统计每小区存活株数,计算越冬率。 ⑵ 第一次刈割田间生物量鲜重 (kg/m2 ):于2001 年 6 月 15 日盛花期刈割,测试鲜重。 ⑶ 第二次刈割田间生物量鲜重(kg/m2 ):于第一次刈割后 35 天刈割再生草,测定鲜 重。 ⑷ 干鲜比 1:第一次刈割后取样测得的干鲜比。 ⑸ 干鲜比 2 :第二次刈割后取样测得的干鲜比。 ⑹ 鲜草叶茎比:第一次刈割后取样测得的鲜草叶茎比。 1 ⑺ 干草叶茎比 1:第一次刈割后取样风干测定叶茎比。 ⑻ 干草叶茎比 2 :第二次刈割后取样风干测定叶茎比。 ⑼ 种子产量(g/m2 ):于2000 年 8 月 10 日收获各供试材料种子,测种子产量。 ⑽ 春季生长速度(cm/d ):于2001 年 5 月 10 日和5 月 30 日两次测定株高,计算各供 试材料的日生长量。 ⑾ 刈后再生速度(cm/d ):2001 年 7 月 20 日,测第一次刈割后再生草株高,计算刈 后再生速度。 ⑿ 秋季株高(cm ):于2001 年 9 月 18 日,测定第二次刈割后再生草的高度。 ⒀ 株高(cm ):测定盛花期植株自然高度。 ⒁ 总生物量(kg/m2 ):第一次刈割与第二次刈割田间鲜草生物量的和。 1.4.2 数据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按常规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品种)间差异分析,将数据标准化 处理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计算欧氏遗传距离,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聚类图,进行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比较 农艺性状是牧草表型性状的主要指标之一。虽然农艺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但在试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