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插管未到位并发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pdfVIP

PICC插管未到位并发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医学创新 2010年 11月 第7卷 —3—1R)J—MedicalInnov—ationofChina,November.2010,Vo1.7No.31 ·l3l· · 医 学 综 合 · PICC插管未到位并发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肖容 【摘要】 本文分析PICC捅管未到位并发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探讨 处理及预防措施。选择好血管,可减少送 管闲难的发生;正确的封管及加强对 PICC患者m院管理能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关键词】 PICC导管;捕管未到付; 送管网难; 导管堵塞 PICC导管是指南外周静脉经皮穿刺,尖端佗丁中心静脉 就会造成 液回流。3例患者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l2~24h 的导管。此导管应经肘前浅静脉穿刺置人,头端送达上腔静 后,导管内均可见新鲜m液。住院期间 及时发现给予冲管 脉的F1/3,靠近 I腔静脉与右心房处。起到外周 管置管, 和封管,导管末发生堵塞。m院后患者未及时发现,及时处 rfl央静脉治疗的效果 。但存实际操作巾发现会有导管插 理,3例患者分别下第 9、12、23天发生 了堵塞。发生率为 不到位的现象存在。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 11月~2010年5 8.57%,低 丁文 献报道 J。经尿激 酶溶栓失败予 以拔除 月对35例患者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有4例 导管。 现送管困难现象,发 了导管堵塞。现总结分析如下。 3.2 导管尖端位置与m栓发生率的关系。吕彦锋等 认 1 资料与方法 为,置管长度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m【 1.1 一般资料 奉组对 35例患者进行 PICC置管,男性 l2 栓的发生率低。当导管位丁中心静脉时,导管与中心静脉管 例,女性23例,年龄 22~90岁,平均 54岁。其中乳腺癌 11 壁平行 ,输注的液体可 以被很快地稀释,且避免了和 管壁 例,食道癌7例,卣肠癌6例 ,结肠癌6例,胰腺癌2例 ,胃癌2 的接触 ,减少了 管内膜的损伤。相反,当位于非中心静脉 例,恶性葡萄胎 l例 。 时,静脉管腔直径小直接导致了 流量的减少,引起湍流,延 1.2 操作方法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 PICC穿刺包 1 长了药液与内膜的接触时间,增加了内皮损伤的危险。另 套,导管型号为4n(长度65cm,管腔容积为 0.52m1),选择 外,导管与静脉壁反复碰撞致机械损伤,m管内皮完整性受 好肘部静脉,用皮尺测董穿刺点至第==肋间的距离,消毒皮 到破坏,暴露基底膜,激发凝 程序,增加 l『『【栓形成几率 ;尤 肤,铺无菌洞巾,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用一次性贴膜固定, 其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稠药物时m小板在内皮损伤部位大 接上肝素帽。导管维护:每周换药、封管、更换肝素帽 1次, 量聚集;PICC作为非 白体组织的一种异物 ,前端同时会聚集 每次输液前及输液后均用 2O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m小板、白细胞及炎症介质等化学物质,随着留置时间延长, 2 结果 m栓逐渐形成,堵塞导管;如果栓子脱落,进入I缸液循环,会 全组有 4例PICC插管不到位,占11.5%。男 1例,女 3 形成深静脉 栓或肺栓塞。Keams等 前瞻性地分析了72 例,年龄52~66岁 ,平均 53岁,乳腺癌 3例,食道癌 1例,左 个成人中与PICC导管尖端位置相关的并发症,结果显示 ,外 右路插管各半。在导管插到离测量长度相差 12~23em位置 周静脉 比中心静脉 的 lL『『栓形成率高得 多 (分别 为 61%、 时而无法通过 ,采用了iI:患者放松、调整体位、边冲水边插 16%)。在紧随其后的随机对照实验中,他们进一步证明,当 管 、导丝往后退等方法,但均因阻力而无法到达预计位置。 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和头静脉时,其m栓形成的儿率比 插管后所拍胸片显示,导管在锁骨下静脉位置。为了不增加 上腔静脉高 (分别为60%、21%)。 患者痛苦,并考虑到锁骨下静脉管径及 l0l流量 比手臂静脉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