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光甘草定提纯研究
1 前言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一种常用的重要中药[1]。甘草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3类:三萜类(以甘草甜素为主)、黄酮类和多糖类。甘草黄酮类成分(1icorice flavonoids)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等[2]。光甘草定( Glabridin ,图1)是光果甘草所特有的异黄酮类成分,它不仅在光果甘草黄酮类成分中含量最高(占11%),而且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价值。作为光果甘草中的主要脂溶性异黄酮,光甘草定主要留存在提取甘草水溶性成分后留下的甘草废渣中。在药理实验中,光甘草定显示出明显的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及一定的降血脂和降血压等作用[3-4],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药物研究中亦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图1 光甘草定的化学结构式
2 光甘草定的结构性质
光甘草定(glabridin)微黄色粉末,mp.233.3~235.5℃, [α]19+9.5°(c0.3,CHCl3);与FeCl3反应显棕色。TLC:Rf = 0.42(展开剂CH2Cl29%/MeOH, Silica gel 60 F254)。UVλmax(EtOH)nm:230,282,322(sh)。EI-MS m/z(rel. int.,% ):324(M+,31) , 309(M+-CH3,100),187(14),
173(52),136(8);分子式C20H20O4 ,计算值: C 74.06;H 6.21; 测定值:C 74.24; H 6.27。IRλmax (KBr)cm-1:3374,1620,1607,1596,1519。1H NMR ( 400MHz,CDCl3)δ:7.68 (1H, br s,OH),7.48, (1H,brs,OH),6.91 (1H,d,J = 8.2 Hz, 6′-H) 6.81 (1H,d,J = 8.2 Hz,5-H),6.64 (1H,d,J = 9.9 Hz,4″-H) 6.46 (1H,d,J = 2.2 Hz, 3′-H),6.39 (1H, d,J = 8.2Hz, 2.2,5′-H),6.33(1H,d,J = 8.2 Hz,6-H) , 5.55 (1H,d,J = 9.9 Hz, 3″-H) , 4.39 (1H,dd,J = 1.8, 3.2,10.3 Hz, 2-H) ,4.01 (1H,ddd,J = 10.3,10.3 Hz,2-H) ,3.52 ( 1H,m,3-H) ,2.99(1H,dd,J = 11.0, 15.7Hz,4-H) ,2.83 (1H,m, 4-H) , 1.42, 1.40 (3H each,s,5″-and6″-CH3)[5]。
3 光甘草定的分离和提纯
3.1 光果甘草总提取物的制备[6]
取光果甘草50g,研碎,分别用丙酮提取3次,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丙酮,得黄褐色浸膏2g(总提取物),提取分离工艺见图2。
3.2 柱层析法分离
3.2.1 Al2O3柱层析分离
将氧化铝置于玻璃层析柱内(2 cm×30 cm,上柱高度为15cm)甲醇浸泡24h。将总提取物与少量Al2O3混合,加入 Al2O3层析柱后,采用浓度梯度法(分别用CH2Cl2、CH2Cl2/MeOH 2.5%、CH2C12/MeOH 5%、CH2Cl2/MeOH 10%、CH2Cl2/MeOH 40%)进行洗脱。因Al2O3极性大而能吸附极性大的成分,而通过洗脱可得到极性小和极性中等的组分。因光甘草定的极性中等而留在极性中等的组分中(组分Ⅱ)。
3.2.2 硅胶柱层析分离
将组分Ⅱ用硅胶层析柱进行分离(2cm×20cm,上柱高度15cm),分离成Ⅱ(A)、Ⅱ(B)和Ⅱ(C)3个组分;洗脱液浓度分别为:CH2Cl2、CH2Cl2/MeOH (100:2.5)、CH2Cl2/MeOH(20:1)、CH2Cl2/MeOH(10:1)、CH2Cl2/MeOH(5:2)。
3.3 制备型薄层板分离
将组分Ⅱ(C)用制备型薄层板进行进一步分离(CH2C12/MeOH 9%),收集Rf值为0.42的色带,并用丙酮提取,减压蒸干。用苯/环己烷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光甘草定纯品。分离过程中,光甘草定用简单的TLC法进行监测跟踪(硅胶GF254薄板,展开剂为9%甲醇/CH2Cl2)。用紫外灯观察并记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