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龙虎山景观特色及其形成机制
郭福生1,2 姜勇彪1 郭国林1 周佐明3 李 涛3 孔有任3 谭天明3
(1. 东华理工学院丹霞地貌研究所,江西 抚州 344000;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3.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江西 鹰潭 335000)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二十公里处,是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发祥地。风景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五湖等六大景区。龙虎山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随着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的日益兴盛,龙虎山正以它秀美多姿的丹山碧水、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本文主要阐述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特色,并探讨其成景机制,这将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1 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特色
丹霞地貌是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种地貌类型。它主要发育于中新生代陆相近水平厚层状紫红色砂岩、砾岩中,沿垂直节理发生风化剥落、流水侵蚀和崩塌后退等多种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特征的地貌。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地壳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形成的特殊产物[1-2]。按旅游美学的观点,丹霞地貌景观既具有鲜艳的色彩美,又具有雄、奇、险的形态美,还具有云雾飘动、气象变幻的动态美,因而它比其它地貌类型更富于造景功能,具有很高的旅游和观赏价值[3]。
龙虎山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晚白垩世河口组红色砂砾岩在间歇性缓慢隆升的构造背景下,通过断裂切割破碎、水流侵蚀、溶蚀、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本区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景观,共有100余处神奇景观①。龙虎山丹霞地貌具有如下五大特色:(1)景观类型丰富齐全。全国丹霞地貌形态类型共约26种,而本区即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林、峰丛、嶂谷、盲谷、单面山、猪背山、天生桥、穿洞、扁平洞、水蚀洞穴、竖状洞穴、峰窝状洞穴、崩塌洞穴、岩槽、崩塌岩块、石门、象形石、天然壁画等24种;(2)地貌造型特罕见。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长期雕塑下,形成许多独特的峭峰、怪石、奇洞、深堑。或奇峰矗立,峭不可攀;或象形肖物,维妙维肖;或独具神韵,栩栩如生;或别有洞天,曲折回环;或如临深渊,天光一线。“仙女岩”景观属竖状洞穴成因,其轮廓酷似一裸女之阴部,线条园滑柔和,极具阴柔之美,堪称“天下第一绝景”;“金枪峰”为一高达118m之石柱,因雄伟挺拔又宛若男性阳具而闻名于世;“象鼻山”由石梁、穿洞与残留岩柱组合而成,形似饮水之大象,比广西桂林的象鼻山更壮观也更形象,被国内外游客誉为“天下第一神象”;(3)山色水光交相辉映。泸溪河蜿蜒曲折地纵贯整个风景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品位风景河,形成“江作青罗带,山似碧玉簪”的组合效果;(4)人文、自然景观水乳交融。道教祖庭、春秋崖墓、碧水丹山被誉为“龙虎山三绝”[4]。且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融为一体;(5)蕴藏着许多科学奥秘。如2600余年前的古越族先民如何将棺木放入丹霞绝壁上数十米——上百米高处的洞穴之中,无蚊村为何自古不见蚊虫之踪迹,都是千古之谜。
2 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机制
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按其形成机制可划分为5种成因类型:冲刷剥蚀型、冲刷溶蚀型、崩塌堆积型、崩塌残余型、溶蚀崩塌型②。这些赤壁丹崖的形成与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地貌景观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龙虎山丹霞地貌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白垩统河口组和塘边组。河口组由巨厚层状砾岩、砂质砾岩、含砾细砂岩构成韵律性基本层序,塘边组由厚层状含砾细砂岩与粉砂岩相互叠置构成韵律层。
河口组岩性主要为硅铁质或钙质胶结的砾岩、砂质砾岩,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岩层厚度大,产状较缓,倾角多为10o-20o,是形成方山石寨、悬崖峭壁、孤峰石林为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其间所夹钙质细-粉砂岩为相对较弱岩层,易形成各种洞穴,洞穴的进一步发展又为上覆岩层的崩塌作用创造了条件。
2.2 地貌景观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区域性大断裂对信江盆地的形态和地层产状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龙虎山丹霞地貌分布区位于信江盆地南西部,是一个受北北东向鹰潭-安远断裂带和北西向永修-鹰潭断裂带所控制的三角形断陷沉积区。在断裂带附近受断裂构造后期活动的影响,地层产状变陡处可形成单面山或猪背山地貌类型。
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本区地壳发生抬升。通过实地观察、遥感图像和DEM资料的综合研究,将高度相近的山顶平坦地形面和阶梯地形面相联系,确定了该区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夷平面。古夷平面的范围大致是,北以鹰潭-上清宫公路为界,南西以泸溪河为界,东以鹰厦铁路为界。这两个夷平面海拔高度分别为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