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时COS的析出特性研究尚琳琳.pdf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时COS的析出特性研究尚琳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0 卷  第 2 期 煤 炭 转 化 Vol . 30  No . 2    2007 年 4 月 COAL CON V ER SION Ap r . 2007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时 COS 的析出特性研究 1) 2) 1) 1) 尚琳琳  程世庆  张海清  殷炳毅   摘  要  采用热重分析和色谱 、质谱偶联技术 ,对三种秸秆类生物质与煤混合热解过程中产生 的含硫气体进行了在线检测 ,研究生物质对煤热解析出的 CO S 气体的影响. 研究表明:生物质与煤 混合热解时 ,对析出的含硫气体有明显影响. 生物质的加入对 CO S 的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随着 生物质比例的增加 ,促进作用增强. 关键词  生物质 ,混合热解 ,热重分析 ,CO S ,质谱色谱 中图分类号  TQ530 . 2 热分析技术在研究煤和其他可燃物的热解和燃 0  引 言 烧动力学方面具有优势 ,而气相色谱质谱测量技术 在分辨 、测量混合气体中各种单项气体的成分及其 生物质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 ,具有挥发分含量 含量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 本文采用热重 、色谱和质 ( 高 、炭活性好 ,氮 、硫含量低 含氮量 05 %~3 % ,含 谱测试技术偶联技术 ,对生物质和煤共同热解过程 硫量 0 1 %~15 %) 、灰分低的优点 ,与煤共燃可以 及其排出的气相产物进行检测 ,研究生物质对煤热 降低其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及烟尘的排放量. 同时生 解产生含硫气体的影响. 物质燃烧过程具有 CO2 零排放的特点 ,对于缓解温 室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所以,开发利用生物质燃 1  实验部分 料不仅能缓解能源危机 ,而且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生 物质与煤相比,形成的时间短 ,其结构疏松 ,热解和 热重实验装置为瑞士 Met t lerToledo 公司的 燃烧过程具有自己的特点. 热解是煤与生物质燃烧 T GA/ SD TA 85 1e 热分析系统 ,原理见图 1. 该系统 以及气化 、液化工艺的一个重要初始阶段 ,煤炭燃烧 包括热重/ 差热同步分析仪 、热重天平和高温恒温浴 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硫化合物 ,而煤粉的热解过程 槽. 具体参数如下 :温度范围:室温~1 600 ℃;温度 又是这些污染物形成的最主要环节. [2 ] 所以对热解 准确度 : ±025 ℃;温度重复性 : ±0 15 ℃;线性升 过程中硫析出规律的研究对于开发和评价新的脱硫 温速率 :00 1 ℃/ min~100 ℃/ min . 技术以达到煤的洁净转化利用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 煤与生物质混合裂解气化研究方面 ,对产生的气体 ( 成分定性研究多 ,而定量研究缺乏 尤其在污染性气 ) [36 ] 体排放方面 . 有研究表明 ,在慢升温速率和充分 混合的条件下 ,应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与生物质的 共热解过程 ,发现两者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但是文 献[7~9 ]报道了当应用热解色谱分析法时生物质 与煤共热解时存在协同作用. Cor dero 等[ 10 ] 研究表 图 1  T GA/ SD TA 85 1e 原理图 明:当煤与生物质以 1 ∶2 比例混合热解时 ,从热解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