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丧葬礼俗由- “纸扎”之源流考察及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窦兆娜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摘 要:纸扎是 以纸为主要材料扎制而成的各种形态的物件 。从总体上讲,纸扎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祭奠品,如花圈、轿子、纸
牛、纸马、箱子、柜子等,这类纸扎主要用途是为死者送葬或上坟对焚烧,以表达亲人对死者的哀悼和孝敬之情;第二类是玩耍物,主要
以风筝为主。众所周知,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乡,其中风筝的制作就离不开纸扎工艺;第三类是观赏物。过年过节家家户户悬挂的彩
灯就是经由纸扎工艺制作而成的。本文重点研究丧葬礼俗中纸扎的源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丧葬礼俗;纸扎;源流;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4—0000—02
1.纸扎的源流 器。第八十回 《潘金莲售色赴东床,李娇儿盗财归丽院》:西门庆死后,
纸扎,是由明器发展演变而来的,明器是古人为表达对死者的孝敬 “二十 日早发引,也有许多冥器纸札,送殡之人,终不似李瓶JUg么稠
之心而仿照阳间物品扎制而成的物件。 《礼记.檀弓上》 日: “其曰明 密。”0除此之外 ,在 《红楼梦》和 《醒世姻缘传》 中也可以零星的看到
器,神明之也”。古人奉死者为神明,故称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为明 纸扎的印迹。在 《红楼梦》第十四回中有关于纸扎的记载: “这八个人
器。 “明器者,冥中所用之器也”,0所以明器又称 “冥器”。明器发展历 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 ;我一总支了来,交给你们八个人,然后按
史悠久, 《礼记.檀 弓下》日: “孑L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 我的数往各处分派”。小说 《醒世姻缘传》中也有记载: “又差人往l临
不可用也。哀哉 !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 ,不殆于用殉乎哉 !其 日明器, 清买干菜、纸张、瓷器、衫篙、孝布、果品之类,又叫匠人刻印志铭抄
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也。明器之道也”,这一文献中较早的 本,又叫匠人扎彩冥器”。
记载了明器,此后,使用明器的制度逐渐盛行。这里孔子所谓的 “涂车 纸扎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产生至今已有一千余年。从明
刍灵”是指用泥做的车,用草扎的人。 “孑L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 器、纸扎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貌。现在的纸扎虽
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 !” 孔子主张制作明器,送人墓 中,供死者使 然在丧葬场合依然可见,但其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趋向于现代化,
用,但反对用俑作为明器来殉葬,因为 “俑者,偶人,有面 目机能,似 除了传统的纸扎牛、纸扎马、纸箱 、纸柜外,出现了别墅、楼房、电视
乎生人”,0孔子认为以偶人为明器,类似予以人殉葬,是不人道的,所 机、小汽车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体现了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以孔子极力反对。 会的过渡,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纸扎内容的现代化使纸扎
明器产生后,自夏、商、周开始,明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宽泛。夏商 失去的最原始的文化内涵,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从而使我国
周时期青铜文化发达 ,所以,青铜器明器在这一时期 占据主导地位,在 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而且这更与我们现在呼吁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许多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明器,尤其是商朝,随着青铜器文化 产” 口号相冲突。更重要的是,这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
达到顶峰,青铜器明器的使用也达到了空前规模,而且做工相比以前有 响。在古代,孑L子极力反对用偶人作为明器来殉葬,孔子之所以反对,
了很大提高。 因为偶人初具人形,用偶人来陪葬接近于用活人来陪葬,这不符合儒家
秦汉时期,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和普及,明器制度进一步发展,陶制 所宣传的 “仁”思想;而在现代纸扎的样式更加花样,从前的金童玉
明器应用普遍,尤其是具人形的陶俑有了很大发展,被称为 “世界第八 女、丫鬟、奴仆换成了现在的小姐 、二奶,透过光怪陆离的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