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摘要]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研究主要内容是结合相关的设计手册,辅助资料和国家有关规程,主要完成该变电站的一次、二次部分设计,参考国内外最新的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和新的电气设备,对降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方案,主变压器的选择,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等),配电装置的选择以及防雷保护的设计。
[关键词] 110kV 降压变电所 电气部分 设计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毕业设计任务……………………………………………… 2
第二章 负荷分析…………………………………………………… 3
第三章 主接线的选择……………………………………………… 6
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 10
第五章 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4
第六章 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的配置……………………………… 22
第七章 所用电的分析……………………………………………… 26
第八章 防雷措施…………………………………………………… 26
前 言
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可以巩固各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变电所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变电所电能分配等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编号、等方面得到训练,为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章:毕业设计任务
1、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2、设计的原始资料
2.1、本变电所是按系统规划,为满足地方负荷的需要而建设的终端变电所。
2.2、该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kV,进出线回路数为:
110kV:2 回
35kV:4 回(其中 1 回备用)
10kV:12 回(其中 三回备用)
2.3、待设计变电所距离110kV系统变电所(可视为无限大容量系统)63.37km。
2.4、本地区有一总装机容量 12MW的35kV出线的火电厂一座,距待设计变电所 12km。
2.5、待设计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如下图:
2.6、气象条件:年最低温度:-5℃,年最高温度:+40℃,年最高日平均温度:+32℃,地震裂度 6 度以下。
2.7、负荷资料
(1)正常运行时由110kV系统变电所M向待设计变电所N供电。
(2)35kV侧负荷:
(a)35kV侧近期负荷如下表:
序 号
用户名称
用类别
最大负荷(MW)
1
治炼厂
I
5.5
2
河西变
II或Ⅲ
15.5
(b)在近期工程完成后,随生产发展,预计远期新增负荷 6MW。
(3)10kV侧负荷
序 号
用户名称
用类别
最大负荷(MW)
备 注
1
机焦厂
Ⅲ
1.3
2
医院
I
0.5
有备用电源
3
河东变
Ⅲ
2.5
4
煤厂
I
0.9
有备用电源
5
化工厂
II
2.0
6
电机厂
II
1.0
7
洗煤厂
Ⅲ
1.0
8
纸板厂
Ⅲ
1.2
9
农用电
Ⅲ
0.5
(a)近期负荷如下表:
(b)远期预计尚有 5MW的新增负荷
注:(1)35kV及10kV负荷功率因数均取为cosΦ=0.85
(2)负荷同时率: 35kV: kt=0.9
10kV: kt=0.85
(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均取为TmaX=3500小时/年
(4)网损率取为A%=8%
(5)所用电计算负荷 50kW,cosΦ=0.87
3、设计任务
3.1、进行负荷分析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号的选择。
3.2、进行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接线的最佳方案。
3.3、计算短路电流,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3.4、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3.5、对110kV、35kV户外配电装置及10kV户内配电装置进行配置。
3.6、选择所用变压器的型号和台数。
3.7、变电站防雷布置的说明。
第二章:负荷分析
1、负荷计算的目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消耗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子过早老化甚至烧毁,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正确确定计算负荷重要性。
2、负荷分析:
2.1、35kV侧负荷
近期负荷:P近35 = 5.5+15.5 =21MW
远期负荷:P远35 = 6 MW
=21+6=27MW
P35= kˊ(1+k)=27×0.9×(1+0.08)=26.244(MW)
Q35=P·tgφ=P·tg(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