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pdfVIP

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12, 34(8): 767–774 http ://www.cj 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肖 艺 曾令兵 徐 进 周 勇*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武汉430223) 摘要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 对来源于锦鲤(Cryprinus carpiod)鳍条组织的细胞进行原 代培养, 建立了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 已稳定传代60多次, 命名为Koi-Fin 。锦鲤鳍条组织细胞为成 纤维样细胞, 最佳培养基为MEME, 最适血清体积分数为10%, 最适培养温度为25 ºC, 群体倍增时间 ± 为43.5 h 。该细胞经液氮冷冻保藏12个月后采用台盼蓝染色, 约(80.2 1 5.84)%的细胞具有细胞活性, 复苏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 第16代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 2n= 100, 第40代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2 。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 Koi-Fin 细胞系对锦鲤疱疹病 毒(Koi Herpesvirus, KHV)敏感, 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 病毒滴度为107.86±0.51 TCID50/mL 。针对锦 鲤疱疹病毒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 TK)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 可扩增出病毒靶基 因片段。 关键词  锦鲤; 鳍条组织;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病毒敏感性 (Cryprinus carpiod), “ ” “ 了可连续传代培养的锦鲤鳍条细胞系(Koi-Fin), 并 锦鲤 又称 绯鲤 、 日本锦 ”,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 鲤 隶属于鲤形目 鲤科 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病毒敏感性研究 不仅丰富了 (Cyprinus), , 鲤属 是通过对鲤鱼突变品系不断人工选 锦鲤来源的细胞资源 而且为今后开展锦鲤疱疹病 育、定向培育而成的。锦鲤色彩绚丽、斑纹华丽、 毒病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理、诊断技术以及防控 , 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习性温顺 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大型观赏鱼之一。 , 此外 锦鲤还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的食用鱼。 , , 近年来 随着锦鲤养殖业的发展 其病害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 日趋严重 极大地影响了锦鲤养殖业、观赏业和国 1.1 材料 [1-2] , 1.1.1 , 100 g, 际出口贸易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锦鲤疱疹病毒  试验鱼与病毒株 锦鲤 体重约 体 (Koi Herpesvirus, KHV) , 20 cm, 病由锦鲤疱疹病毒 引起 主 长约 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 , , 要感染锦鲤和鲤鱼 是一种高致病性疾病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