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31.3-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pdf

  • 21
  • 0
  • 约4万字
  • 约 24页
  • 2017-09-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4-06-21 颁布
  •   |  2004-09-01 实施

GB/T 19531.3-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_91.120.25 一 陌燕燕介、 P15 约黔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9531.3-2004 - ~-----------~,-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Technicalrequirementfortheobservationalenvironmentof seismicstations-Part3:Crustaldeformationobservation 2004-06-21发布 2004-09-01实施 .....口.一 ....... 本替留瞥臀瓣臀蓬臀臀暴发“ GB/T 19531. 3-2004 oli 青 GB/T 19531《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第1部分:测震; — 第2部分:电磁观测; —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本部分为GB/T 19531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2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福建省地震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正媛、陈志遥、陈德福、王晓权、陈聚忠、邱泽华、苏恺之、吴云、刘序俨。 标准分享网 GB/T19531.3-2004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展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减轻地震灾害,是保障社会 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震台站是获取多种学科观测数据的基地,而确保这些数据的质量和连续性是减轻地展灾害最基 础的工作。 制定GB/T19531的目的是向社会各方提供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技术依据和规范地震台站选 址,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 本部分编制的技术思路为:从对地壳形变观测可能构成影响的来源和影响程度两方面,科学界定环 境对地壳形变观测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按典型的干扰源对地倾斜、地应变、重力和跨断层形变观测 造成影响的不同效果,提出干扰影响量的最大允许数值指标;针对干扰源和干扰作用方式,给出能满足 指标要求的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通过附录中提供的测试方法,规范检测干扰源对 地壳形变观测的影响。 本部分规定的技术要求依据下列结果:30多年来我国地壳形变观测获得的大量地倾斜、地应变、重 力以及跨断层形变的观测资料与研究成果;围绕荷载变化、水文地质环境变化等干扰源,开展的 “长江三 峡大坝库首区蓄水载荷引起库盆沉降形变特征”、“蓟县台、银川台附近农机井抽水对地倾斜、地应变、重 力观测影响”等九个专项试验,围绕振动干扰源、电磁骚扰源等,开展的 “大型飞机场对重力观测影响”、 “电磁环境对GPS观测影响”等四个专项试验;“海潮负荷影响及其计算”和 “关于应变和倾斜观测到荷 载干扰源最小距离的理论分析”等理论研究和模拟类比计算研究。 GB/T 19531. 3-2004 地展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 范围 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