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pdf

  • 51
  • 0
  • 约2万字
  • 约 16页
  • 2017-09-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4-06-21 颁布
  •   |  2004-09-01 实施

GB/T 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PCIS5191.210.25 荡黯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9531.4-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Technicalrequirementfortheobservationalenvironmentof seismicstations-Part4:Undergroundfluidobservation 2004-06-21发布 2004-09-01实施 率督留瞥臀瓣瞥轰臀臀暴发“ GB/T 19531. 4-2004 0li 青 GB/T 19531《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第1部分:测震; — 第2部分:电磁观测; —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本部分为GB/T 19531的第4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与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2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展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展局分析预报中心、天津市地震局、河北省地震 局、甘肃省地震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车用太、孙天林、鱼金子、张培仁、邓守琴、刘耀炜、曹新来、于书泉、邢玉 安、刘成龙。 标准分享网 GB/T19531.4-2004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展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减轻地震灾害,是保障社会 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震台站是获取多种学科观测数据的基地,而确保这些数据的质量和连续性是减轻地展灾害最基 础的工作。 制定GB/T19531的目的是向社会各方提供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技术依据和规范地震台站选 址,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 制定本部分的主要技术依据是,我国地震台站地下流体观测实践和其结果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 用经验及相关的理论与试验研究结果。 制定本部分的技术思路是,首先根据现有展例研究地下流体主要测项的前兆异常量级,取其最低值 为各类干扰的限定量级,建立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技术指标;然后通过对全国地下流体观测干扰现状的 普查,理清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主要干扰因素及其干扰特征与量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专题调研 与试验研究,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计算,按着观测井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区与观测含水层的透水性分 级,分别规定干扰源距地震台站的最小距离。 GB/T 19531.4-2004 地展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震台站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技术指标、各类干扰源距观测井(泉)的最小距离及其 相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地震台站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评估、管理与保护及新建台站的选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5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 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 16-1988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