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所见“五色石”及其功用考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 第2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1.30No.2 2009年 2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 Feb.2oo9 道书所见 “五色石及其功用考述 姜守诚 (台湾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台南 70101;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五“色石”在中国古代通常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乃至道教法术中更常见其踪迹。该文大略梳理了道教文献 中有关 “五色石”之记载,并按功用将其分为几类:一、安宅解祸;二、镇墓驱邪;三、消灾祛疾;四、服食炼养。作者分 析了道术中 “五色石”的施用情况,并对不同场合下 “五色石”的性质和属性予以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五色石;道教;安宅镇墓 中图分类号:B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9)02—0012-05 传说,女娲采炼 “五色石”以补苍天。①所谓 “五色石”者,乃因石呈五色 (青、赤、自、黑、黄)而得名。古人认为, “五色石”具有神秘的力量,在某些特定机缘下可发挥出巨大神威,故多用于驱邪解祸等方术和民俗仪式中。秦汉以降,人 们习惯地将这五种颜色的矿石物质按照五行原理分另0放置在特定方位 ,即东方青石、南方赤石、西方自石、北方黑石、中宫 黄石。这种做法亦为道教承袭,道门中人在举行斋醮仪法时就大量使用 “五色石”。就其功用而言,大抵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 、 安宅解祸;二、镇墓驱邪;三、消灾祛疾;四、服食炼养。本文即以此入手,分析其包含的道术色彩。② 一 安宅解祸 安宅解祸,是 “五色石”在道术实施中最常见的诉求。约撰唐末五代的 金锁流珠引 @ (卷十一)载:“(天帝君)又 告天师日:夫人宅不安,并有损失人1:3者,以四孟 日书五色石上,作 消‘灾却害’字,各镇五方。后若欲拔宅上升,此石不 用移动。此法是上界镇宅之法,秘之,勿妄传非人。”@又,该书 “各镇五方”旬下有小字注云:“东方青石,南方赤石,西 方自石,北方黑石,中宫黄石。天子千斤,诸侯六百斤,各重一百二十斤。案 镇宅仪》:五品,三百斤;已下,一百二十 斤。各书作四字,埋之入土。定三尺是三等诸侯,百姓一尺,道士三尺,是其本法尺寸也。” 这段经文描述了以 “五色石” 施术而达到消灾镇宅的相关程序和细节,文中对 “五色石”的方位、重量、深度等均予以清楚说明。其中,既有不分对象而 一 律相同者——如 “五色石”的方位、所书文字及掩埋 日选择等,也有依斋主身份不同而严加区别者——如 “五色石”的重 量、埋藏地下的尺度等。值得注意的是,引文谈到施术须择 “四孟 日99o所谓 “四盂 日”,就是指纪 日地支逢寅、申、巳、亥 之诸El。⑥也就是说,这四种 日子里以 “五色石”施法安宅才具效力。同时,经文也指出:每块石头上均应书写 “消灾却害” 四个字—— “各书作四字”。 (正一醮宅法》是关于醮祭家宅、祈福消灾之道书,其 旨在解除家宅不安、祸患频发之灾厄,如云:“凡人居宅虚耗牛 马死失,田蚕不熟,人121婴害,或每年有五瘟时气及狗鼠虱蚁作怪 ,或犯五方十二时,土财利散亡,举向不称者以四时王相 收稿 日期:2008—10—15 作者简介:姜守诚 (1975一),男,山东烟台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① 据 淮南子 ·览冥训 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爝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 颛民,鸷乌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 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 卷六,北京:中华书局 1998年版,第480页) ② 今人李零先生撰有 五石考》一文,对古代 五“石”之用途做了讨论,其中涉及 五“色石”部分可供参阅,然几未触及 道教之材料。(详见氏著: 《中国方术续考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349页) ③ ((金锁流珠引 原题 “中华仙人李淳风序并鞋”。有关该书的成书年代,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其成书于八世纪未或九世纪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