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0卷 第 1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V01.20 No.1
2009年 3月 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 HazardandControl Mar.2oo9
苏锡常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汪名鹏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 :自20世纪8O年代初 以来 ,苏锡常地 区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相继出现 了地面沉 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已
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
础上 ,总结出本地 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分布特征 以及形成条件等 ,并对人类活动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分
析 ,进而提出地质灾害 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裂缝 ;分布特征 ;形成条件 ;防治措施 ;苏锡常地 区
文章编号:1003—8035(2009)01—006o—O6 中图分类号:P642.2 文献标识码 :A
平坦开阔,标高 3~8m;苏州东部阳澄湖、澄湖地区
1 引言
为湖沼积低洼平原 ,地势平坦低洼,标高小于 3m;在
苏锡常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是我国经济发 茅山山前地带分布少量冲积波状平原 ,地形向平原倾
展程度较高 的地区之一。 自20世纪 80年代初 ,从江 斜 。
苏经济发展全局和策应长三角开发开放的高度 出发 , 2.3 地层岩性
本地区进入了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时期。但是 ,随着经 区内地层属于扬子地层 区江南地层分区,地层发
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相继 出现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育齐全 ,宜溧低山丘陵区 白垩系一泥盆系均有出露 ,
问题 ,如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也越来越复杂 ,同时人 苏锡地区低山丘陵区大多为泥盆系地层 ,局部见有石
类的活动强烈改变原生的自然环境 ,从而易诱发新 的 炭系一三叠系灰岩,局部山间洼地和第四系松散层下
地质灾害。因此 ,对苏锡常地区的地质灾害有充分的 隐伏二叠系 一三叠系灰岩。平原区较大部分地带第
认识 ,对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及成因进行系统全面 四系基底主要 由白垩系粉砂岩和老第三系泥岩 、泥质
的总结和分析 ,对维持苏锡常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粉砂岩组成。
具有重要的意义。 2.4 地质构造
苏锡常地区隶属我国扬子古陆江南块褶带,褶皱
2 地质环境条件…
和断裂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主要经历 了印支一
2.1 气象条件 燕山一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作用 。印支运动使本 区褶
苏锡常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受季风环流控 皱成陆,而燕山运动因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新褶皱构造
制 ,气候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光照充分。年平均气温 的形成 ,使基底抬升;距今 2500万年的喜马拉雅山运
15~16~C。一月最冷 ,月平均气温2~3℃,七月最热 , 动 ,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 ,在老构造的基础上,又加
月平均气温 28—29cI=。年平均 降水量 1000~1200 强了东西间褶皱和断裂,湖苏断裂 向西以线性活动为
mln,降雨多集 中在 6~9月,占全年雨量的60%左右, 主 ,向东则以太湖为 中心形成坳 陷盆地,加大了坳陷
易造成洪涝灾害。陆面年平均蒸发量 750~800mm, 与隆起的差距 ,使坳陷区域原有的构造形迹被深厚的
水面年平均蒸发量 1000~1050m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rithmetic computation using self-assembly of DNA tiles: subtraction and division.pdf
- CAD真三维实体模型在地下洞室边墙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pdf
- Epos3.0地震解释系统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pdf
- G214盐井-芒康段地质灾害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pdf
- Hilbert—Huang变换在提取声波测井信号储集特性中的应用.pdf
- 安徽省上市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研究.pdf
- 白豹-坪庄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pdf
- 不同权重的前期和始发日降雨量与泥石流产沙规模的分析——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思考.pdf
-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pdf
- 差别电价传导机制及延迟性的系统动力学模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