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锂电池入门
目录
对于更高能量密度电源的需求是推动电池快速发展的动力
锂电池的基本原理
锂电池中的活性和非活性成分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设计
锂电池的技术性能(电池测试概念)
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一、对于更高能量密度电源的需求是推动电池快速发展的动力
各种电池性能对照表-1
发展史 参照点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技术参数 铅酸 镍镍氢 锂离子 工作电压(V) 2.0 1.2 1.2 3.7 3.7 重量比能量(Wh/Kg) 35 50 80 125 150 体积比能量(Wh/l) 80 150 200 320 360 充放电寿命(次) 800 500 500 500 500 自放电率(%/月) 5-7 25-30 30-35 6-9 2-5 电解质状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聚合物胶体 方形电池最小厚度 500mm 3mm 3mm 3mm 1mm 有无记忆效应 无 有 有 无 无 有无污染 有 有 无 无 无 生产成本 低 低 中 高 中
A. 高性能锂电池的储存能量--容量性能在普通镍镉电池和铅酸电池之上。
B. 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是发展高性能电池的推动力。
携式通讯器材:手机、电脑、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小型摄像机VCD和MP3播放机等。
电单车、电摩托车
零排放汽车:电动车(ZEV: Zero Emissions Vehicles)
低排放汽车:油-电混型车(HEV: Hybrid Emissions Vehicles)
移动通讯电源: 卫星、移动站
备用电源:公用事业的电话设备需要为其系统配备备用电源。小型的、分散的备用电源系统更受欢迎,特别是当光纤代替普通的电线系统以后。
军用设备
C. 锂电池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1974年美国教授J. Goodenough发现嵌锂晶体LiCoO2,LiNiO2,LiMn2O4可以用作电池材料。
1985年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生产和销售Li/ LiCoO2、Li/MoS2二次电池。
1989年加拿大公司Moli Energy生产的Li/MoS2二次电池在顾客使用中发生爆炸,造成人身伤害,全世界从此认识到金属锂电池作为二次电池的危险性。
1990年Sony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国际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锂离子电池的概念,用石墨代替金属锂作为负极。
1993年Sony公司第一次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锂离子电池。
二、锂电池的基本原理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个转化是直接通过电化学氧化和还原反应来完成的。
电子通过内电路传输并可以用于做功。
基本的电化学反应单位是电池单元。
一个电池组包括许多并联的或串联的电池单元。
基本电池单元组成包括:负电极、正电极、电解质、隔膜、外壳
负电极材料:石墨和碳粉(C)
正电极材料:钴酸锂LiCoO2
电解液:1M LiPF6加溶剂,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EMC碳酸甲乙脂,DEC碳酸二乙脂
隔膜: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两者混合物
外壳:不锈钢或者铝壳。聚合物锂电池用铝复合膜。
充、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描述:
1.充电时
正电极(阴极):氧化反应,向外电路释放出电子和向内电路释放出锂离子。电子经过外电路和充电机被输送到负电极,与此同时,锂离子则经过内电路中的电解液和穿过隔膜纸,进入负电极的晶体结构。因此,正电极中的锂离子数量逐渐减少。但是,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数量没有改变。隔膜纸是电子的绝缘体,离子的透明体。
负电极(阳极):还原反应,同时吸收电子和锂离子。电子和锂离子在负电极的晶体结构中形成电池中性。
2.放电时
正电极(阴极):还原反应,从外电路获得电子和从内电路吸取锂离子。电子经过外电路和用电器被输送到正电极,与此同时,锂离子则经过内电路中的电解液和穿过隔膜纸,回到正电极的晶体结构。因此,负电极中的锂离子数量逐渐减少,而正电极中的锂离子数量逐渐增多。但是,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数量没有改变。
负电极(阳极):氧化反应,同时释放出电子和锂离子。电子和锂离子经过内外电路,回到正电极的晶体结构中形成电池中性。
电解质通常是液体,但也可以是固体或者胶体,离子导电材料。
三、锂电池中的活性和非活性成分
从锂电池的结构元件来看,活性成分是正极、负极和电解质。而非活性成分是基片、隔膜纸、引线和外壳。
正极成分
活性材料:钴酸锂(LiCoO2),钴镍酸锂(LiNiCoO2),锰酸锂(LiMn2O4)
非活性材料:铝基片,导电碳粉,树脂粘结剂(PVDF),溶剂(DMF)
负极成分
活性材料:石墨(C),锂合金(LiAl),碳纤维
非活性材料:铜基片,导电碳粉,树脂粘结剂(PVDF),溶剂(DMF)
电解液
活性材料:锂盐(LiPF6)
非活性材料:碳化物溶剂(DMC, EC, EMC, PC, DEC)
隔膜纸: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技能鉴定实操题库(高级工).pdf
- GB/T38058-2024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pptx VIP
- 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pdf VIP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试题有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VIP
- 最新公务员面试试题经典题及答案.docx VIP
- 长恨歌意象研讨分析.pdf VIP
- 2025甘肃张掖市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招聘3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QSR质量手册(超详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