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旋转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体的发现.pdfVIP

五重旋转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体的发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研究所建成60 周年纪念专集 五重旋转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体的发现 郭可信 我早年曾在欧洲从事过近十年的合金钢中的碳化物及合金相研究,除了 X 射线衍射外,还使用过当时还算比较新颖的电子显微镜。在 1953 年曾在 Acta metallurgica 发表了3 篇有关η -M C ,η - (Ti,Ta )Ni C, Laves 相和Sigma 相的 6 2 4 2 论文。这些合金相的晶体结构中都有众多稍微畸变了的二十面体原子团簇(正二 十面体是由20 个正三角形围成的凸正多面体,每5 个正三角形围出一个正五重 顶,通过每一对相对着的五重顶有一个五重旋转对称轴。通过每一对相对着的三 角形中心有一个三重旋转轴;通过每一对相对着的棱的中点有一个二重旋转轴。 二十面体点群的符号是235 ,而立方晶体系中四面体点群的符号是23。) 1956 年春天,我在海牙读到周总理“ 向科学进军” 的号召,深受感动,在五 一节前回到北京,随后分配到金属研究所工作,直到1987 年才转到北京电子显 微镜开放实验室工作。前后在沈阳工作三十一年,时间不算短,以正值壮年,本 应有所作为,但是生不逢时,前后赶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动荡,我的基 础研究一直没能在祖国大地扎根。幸好在打倒四人帮后迎来了科学的第二个春 1 天,我才得以在1983 年60 岁时才又开始合金相的电子显微镜研究。我与叶恒强、 李斗星合作在镍基和铁基合金中发现了一系列的与Sigma 相和Laves 相有关的四 面体密堆合金相。在我们的指导下,我的研究生王大能在 1984 年夏发现了五重 旋转对称,张泽在1985 年春发现了Ti-Ni 二十面体准晶,我们五人共同在1987 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我总算在过了花甲之年后才做出一点成绩,以谢 国人,也有了一些值得回忆的事。 大约是在 1980 年的一天,王元明同志从北京回来对我说,他从科学院进口装 备处了解到院里准备引进一两台电子显微镜。我随即去北京活动,向郁文秘书长 立下军令状,保证在电镜安装后三年内做出出色成绩,就这样决定为金属研究所 订购一台当时分辨率最高的 JEM200CX 电子显微镜。同时积极养科研骨干,除 了组织大家系统学习电子衍射动力学理论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成像理论外,还安 排叶恒强同志先后去美国和比利时师从 Cowley 及 Amelinckx, 关若男同志去日 本师从Hashimoto, 李斗星同志去瑞典师从Andersson ,乔桂文同志去剑桥大学从 Howie ,学习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叶恒强、吴玉琨和我合著的《电子衍射图》 也在1983 年出版(科学出版社)。从日本引进的电镜也在1983 年安装就绪,就 安排一批研究生使用这台电镜做学位论文工作,大家排队一天三班倒使用这台电 镜,我们的实验室在夜里总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常。据统计,那几年这台电镜加 高压的运转时间每年多达五千多个小时,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每天都 会有一些新结果,我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至今我仍很怀念那时上下一心,忘我 献身的精神。李斗星同志曾对我说过,忙了一夜,毫无结果,天已朦亮,人也疲 惫不堪,眼睛酸疼,准备停机, 但又不忍就此罢手无功而返,就又坚持一段。几 2 经反复,终于在天大亮时找到一些新鲜结果,顿时喜出望外,所有的疲备一下子 都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坚持到最后一刻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与基础研究告别了四分之一世纪,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们就在材料科 学这个战场上摆开一个宽广的战线。由叶恒强带领张泽、张锦平、王大能做合金 相研究;吴玉琨,黑祖琨带领赖宗和、郭永翔做非晶态研究;李斗星带领秦禄昌、 张晶做半导体研究;邹本三带领王岩国做矿物研究;关若男带领关庆丰做氧化物 研究;乔桂文带领王龙做催化剂研究;杨奇斌带领王曾楣做高维晶体学的研究; 王元明带领曲华、陈江华做电子模拟像计算;我自己带着张卫平做有机分子的研 究。浩浩荡荡地开始了大规模的电镜“ 普查”。到了1984 年夏,这些工作都取得 一些进展,但是最有意义的还是叶恒强和李斗星同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