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QB/T2120一1995
前 言
景泰蓝制品是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已有数百年历史,景泰蓝产品已向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出口。本标准是中国景泰蓝制造行业范围首次制定的行业标准。
本标准所规定的术语属于本行业专用的、有其专门的含义,而不是在普通辞典中列出的一般性定
义。
本标准所规定的指标要求及分等规定在采购原材料、指导生产、控制与保证质t、促进流通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珐琅厂、北京市工艺美术厂、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敏成、霍铁军、陈颖、邵荣华、王治峨、钟平。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e 2120一1995
景泰蓝工艺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工景泰蓝工艺品的品种类别、尺寸规格、原材料、造型、色彩、分等规定、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手工景泰蓝工艺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040-1989纯铜板
GB/T 14953-1994 纯铜线
GB/T 5231-1985加工铜 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2 3 1 炼丝
在焊丝时,铜丝和铜丝之间粘连在一起,形成比规定的丝径粗厚的现象。
申色
釉料溢出所规定的图案线之外的现象。
3 6 . 5 3 . 4 3 3 3 砂眼
在烧制过程中,釉料层出现小于lmm的孔洞。
烧大
釉料(蓝料)在反复烧制过程中,颜色变得失去本色。
烧花
釉料(蓝料)在反复烧制过程中,一种颜色深浅变得不一致。
失透
透明釉料在烧制过程中,失去透明度,色彩浑浊的现象。
3 . 8 3 7 崩蓝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釉料(蓝料)层崩裂、脱落现象。
惊蓝
釉料(蓝料)层表面受外力因素而造成的釉料层开裂现象。
3.9 闪
产品在磨制过程中,造成的釉料(蓝料)层过薄现象。
3.10 漏
产品在磨制过程中,造成的釉料(蓝料)层透露铜胎现象。
中国轻工总会1995-06-07批准 1996一03一016k
QB/T2120一1995
3.11 黑丝
未能镀上金的铜丝。
3.12 刮铜面(刮铜活)
产品规定的露铜部位表面,经过刮刀刮削形成的亮面。
3.13 火亮
在磨制过程中,产品表面凹坑部分未磨制到而形成的亮点
3.14 白道
产品经石磨后,釉料层表面形成的粗糙痕迹
3.15 炭缕
产品经炭磨后,釉料层表面形成的痕迹。
3.16 子口
产品口和盖的凹凸衔接处。
3.17 重皮
铜胎在制作过程中,出现分层的现象。
4 技术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T 1356-1991 猪肉蛋卷罐头.pdf
- QBT 1035.1-1991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重金属(以铅计)含量的测定.pdf
- QBT 1357-1991 香菇猪脚腿罐头.pdf
- QBT 1035.2-1991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砷含量的测定.pdf
- 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氟化物含量的测定.pdf
- QBT 1946-1994 圆珠笔用油墨.pdf
- QBT 1035.4-1991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
- QBT 1946-2007 圆珠笔油墨.pdf
- QBT 1947.1-1994 民族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 QBT 1036-1991 工业用三聚磷酸钠(包括食品工业用)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pdf
- QBT 1466-2000 皮鞋油.pdf
- QBT 2121-1995 童车油漆技术条件.pdf
- QBT 1466-2007 皮鞋油.pdf
- QBT 2122-1995 童车电镀技术条件.pdf
- QBT 2124-1995 倾斜转鼓.pdf
- QBT 2125-1995 帮工传送线.pdf
- QBT 1467-1992 食品添加剂 羟基香茅醛.pdf
- QBT 2126-1995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 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pdf
- QBT 2127-1995 日用陶瓷彩烤辊道窑 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pdf
- QBT 2128-1995 日用陶瓷链式干燥器 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