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有约束的 3-TPS 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
房立金 党鹏飞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沈阳 110819)
摘要:针对并联机床运动副数量多,结构复杂,误差分析难度大等问题,以一种带有约束机构的 3-TPS 并联机床为研究参考,
将并联机构部分和约束机构部分分别进行建模,研究单一几何误差对末端位置的影响,并用蒙特卡洛法对多个误差源进行统
计分析,结果表明来自约束机构部分的误差源对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位姿误差 混联机构 约束机构
中图分类号:
Pose Error Analysis of 3-TPS Parallel Kinematics Machine
with Constraint Mechanism
FANG Lijin DANG Pengfe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Abstract :Parallel kinematics machine (PKM) has a relatively complicated structure which contains many kinematical pairs, how to
realize its error analysis is currently a problem of PKM. Based on the 3-TPS PKM with constraint mechanism, the pose error models
of parallel mechanism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are separately established, the pose error caused by single geometrical error source
is calculated. Using Monte-Carlo method, the statistic effect of geometrical error sources in either mechanism is analyzed.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geometrical error sources in constraint mechanism affect more on the pose of machine tool end.
Key words :Pose error Hybrid parallel mechanism Constraint mechanism
性隐式函数关系简化为线性显式函数关系。郭盛等
0 前言* [5]对 3UPU 并联机构(U 代表万向轴,P 代表移动
副)内主要误差源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转动副轴线
运动精度是影响并联机床性能的一项重要指 间的扭角误差对末端精度影响最大,并利用概率分
标。影响运动精度的误差因素有很多,它包括由零 布理论研究了其对各方向上末端位姿的影响程度。
件制造与装配、铰链间隙、伺服控制等引起的误差。 Rizk 等[6]假设 T3R1 型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T 代
与传统机床相比,并联机床运动副数量多,结构复 表万向轴,R 代表转动副)中所有部件都为刚体,
杂,对并联机构误差的研究仍然是现阶段的难点问 基于敏感度概念确定了对末端运动精度影响较大的
题之一。目前,D-H 变换矩阵法已较普遍地应用于 误差源,并利用误差测量实验证实了在只考虑机器
针对准静态误差的运动学建模、误差分析中[1-3] 。 人自重载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站队建设(集输安全).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DB45T 2310-2021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发光标志设计图纸.pdf VIP
- 带式输送皮带机空载调试报告(竣工资料).xls VIP
-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课件.pptx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奇电QD2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