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 19卷第2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8VOL.19NO·2
发酵在 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葛喜珍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3)
摘要 :中药经发酵后,其有效成分能被充分分离提取、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该文回顾了中药发酵的
意义、历史和现状和具体应用,对发酵须解决的关键 问题,如发酵药材、发酵菌种、发酵条件、有效成分的筛选和药理模型
进行综述。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 中药; 生物转化
中图分类号:R282.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8)02-0386-02
发酵是指利用生物体 (包括微生物 、植物细胞等)的代谢功 lussubtilis菌环能消除小肠内致病菌,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癌
能,使有机物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以适宜的培养基为营 活性和降压作用 J。中草药发酵的研究有必要借鉴上述成功的
养,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 经验 。
物。借鉴中医药组方思想,将单味中药、具有类似或协同作用的 2 发酵在 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进行发酵,目的是产生新化合物、增强功效或者降低单一药 2.1 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 中草药中植物类药材占90%,药材
物不 良作用。中草药经发酵、生物转化后 ,其有效成分能被充分 有效成分多存在于胞浆中,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
分离、提取;经生物转化更具有生物活性,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具 胶质、木质素等物质构成的致密结构。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过程
有重要地位。中药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已被列为国家科技部 中,当胞浆中的有效成分向提取介质扩散时,必须克服细胞壁及
“十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 目之一;中药发酵是实现 中药现代 细胞问质的双重阻力,使有效成分浸出受阻。微生物可利用中药
化、具有高科技水平新技术…。 中的成分为营养进行分裂、生长、繁殖和代谢 ,在代谢过程中分泌
1 中药发酵的历史和现状 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果胶酶、淀粉酶等几十种胞外酶
1.1 中药发酵的历史 发酵中药的应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 进入培养基,使细胞破裂,细胞间隙增加,减小细胞壁、细胞问质
史 ,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发酵中药作为一种炮 等传质屏障对有效成分从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的传质阻力。体
制 、加工工艺,不但改变了煎、煮、熬 、炼、蒸、浸的传统工艺,而且 外试验证明对盾叶薯蓣采用预发酵有效组分薯蓣皂苷元的产率
使药效提高、药性发生改变。如中药淡豆豉为桑叶或麻黄等的发 明显提高 。
酵品,不同的培养基经同样的微生物处理后会产生药性的差异 ,2.2 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传统中草药给药途径多采用
利用该特性可生产不同适应症 的中药,发酵淡豆豉时以桑叶、青 口服,小分子活性物质易通过血脑屏障而与人体细胞蛋 白结合,
蒿发酵者,药性偏于寒凉,多用于风热感冒或热病胸中烦闷之症 ; 因而比大分子物质具有更高的活性。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进入
以麻黄、紫苏发酵者 ,药性偏于辛温,多用于风寒感 冒头痛之 肠道后与肠道菌群发生关联,某些成分经细菌的作用发生代谢转
症 J,以上中药的炮制过程是微生物发酵中药复合体系的建立 化后被吸收,体内环境中肠道菌群是完成中药有效成分代谢的重
过程。目前临床应用的发酵(制品)中药主要有神曲、半夏曲、淡 要因素之一。研究证明多种中药有效成分被肠道菌群代谢后发
豆豉、豆黄等,其工艺均为固体发酵。 生转化,产生出具有较强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如大豆异黄酮主
1.2 中药发酵的现状 除传统的中草药炮制,以中草药发酵生 要以9种异黄酮糖苷和3种相应的配糖体组成 ,经肠道微生物
产药物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真菌 作用,部分糖苷脱离释放 出游离式的二羟基异黄酮 (大豆苷元,
类 自身发酵产生次生代谢,如灵芝菌丝体、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 daidzein)和三羟基异黄酮 (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这两种异黄酮
等,多为单一发酵 。现代利用中草药发酵的研究 已从单味药 可以被机体有效吸收 J。中药经发酵处理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
涉及到复方研究且取得显著成果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一种能模拟任意非线性激活函数的量子系统.pdf VIP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跨学科课程融合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卡特彼勒3512C发动机零件图册 英文版.pdf VIP
- 临床复用医疗器械集中管理率、职业爆发率、包装合格率等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指标体系指标要点.doc VIP
-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脚本.pdf VIP
- 【开学第一课】高三开学第一课(生物)(共28张PPT).pptx VIP
- 提钒炼钢厂点检维护作业区专职点检绩效考核实施细则.doc VIP
- 加油站管理者的领导与团队建设.pptx VIP
- 劳动防护用品基础知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