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呀,车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子呀,车子…… 谢 明干 写完 《房子呀,房子……》(见 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总49期)后,我一直想再写一篇 车《子 呀,车子……》。不是为了凑个双数 ,而是出于 “有感而发”。现在写出来,就算是姐妹篇吧。 买车:一些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可不是吗?常常看到或听到一些年轻人说 :“我要努力拼搏 ,三年买车,五年买房 。”买房买 车,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不懈奋斗的动力。就连报纸 、电视上的征婚启事,也常常把 “有房 有车”作为寻找如意伴侣的标准或 自有的优势。 在当今等级森严的中国社会,在中央副部级以上 ,在省区市副厅级以上,在地市县副县级甚 至科级以上 ,大都配有专车。他们离退休之后 ,大多数都保留着专车。 看来,在中国,房子尤其是车子,不仅是重要的生活消费品,而且是人们炫耀 自己拥有的物 质财富的一个手段,是其身份 、地位的一种象征。 但是 ,对此并不是所有人都以为然。一位经济学家同我谈起这种现象时说 :“就我的经济状 况而言,我完全有能力买车 ,几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车了。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买。因为路近我 可以走路或骑车 ,这还有益于健康 ;路远我可以坐 公‘交 ’、地铁或 打‘的’。买车,不仅要花一笔费 用,而且加油、维修 、年检 、存车等等不断要花钱 ,一年加起来比 打‘的’贵得多,存车 、洗车 、怕车 被偷等又常常使人烦恼 。”我说 :“有人认为买车是为了出门方便。”他说 :“其实,现在许多城市有 地铁,出租车也很多,一般比自己驾车更方便。许多年轻人热衷于买车,主要是赶时髦、摆阔气, 自我炫耀。”我觉得,他这个说法还是在理的。 我有几位同学在香港工作 。李君家里的小车,主要是节假 日去郊外旅游用的;吴君家在郊 区,上班时驾车到地铁站 ,再换乘地铁去单位;其他人都不买车。人们并不以有车为荣 ,不少富人 和大多数中产人士都没有买车。 震惊中外的北京交通大堵塞 诚然,汽车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社会一大进步,开辟了一个高效率的时代。但是物极必反。 汽车多了,交通堵塞严重,结果 “欲速则不达”。2010年 9月中旬北京全市大堵塞,100多公里的 大车龙好几天才疏导完 ,此事震惊了国务院,海外舆论也议论纷纷。汽车多了,汽油消耗多,是造 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 。汽车多了,道路要新修或扩宽,要占用城市不少宝贵的土地。 有一次我乘车去开会,路上堵了大半个小时,同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着急得很,但是车堵在车流 O81 豳 jl茶J/\座E 之中,前进不得 ,后退也不得 ,徒呼奈何。我感叹地说 :“有人还大肆鼓吹 汽‘车进入家庭’呢!如果 像美国那样汽车进入每个家庭,北京怕要瘫痪了吧?”他说:“主张汽车进入家庭,主张把汽车产 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不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不说污染环境、堵塞交通,单说石油消耗,如果 中国人均汽车 占有量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给中国消耗也不够。”他已年过八 旬,但坚持不买车,每次出门就 “打的”。 我去过经济发达的荷兰 ,发现大街上汽车并不多,但公共交通很发达 ,尤其是许多人在骑 自 行车。在一些欧洲国家 ,人们为了节能、健身、减少拥堵 ,纷纷提倡以自行车取代汽车,呼吁开辟 自行车道的呼声时有所闻。而素有 “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汽车市场非常火爆,自行车市场却 冷冷清清,连有的城市设立免费借用 自行车之善举也遭到冷落。对比一下,我们能不 自省吗? 越来越多的人忧心北京的 “大都市病”病入膏肓。为此 ,曾有近500位人大代表提议 “迁都”, 有的建议把首都迁至南京,有的主张迁至河南信阳或湖北岳阳,理由不仅有拥堵、污染,还有缺 水、干旱、沙尘暴、离海近等等。这是一桩非同小可的大事。最近网上又有人热议起来。以我看, 迁都谈何容易!影响太大亦非必要 ,能否改变一下思路,把 “外迁”改为 “瘦身”?德国首都科隆,人 口只有二三十万,政府办事机构都在外地,没有工业,也没有大商业,整个城市清清爽爽、安安静 静,完全是一个议事之都、文化之都。北京可以向科隆学习嘛 !把工业外迁出去,把大多数政府职 能部门和各种行业协会、事业单位也外迁出去 ,只保留几套班子(国务院、人大、政协 、高法 、高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